|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A.一半 B.小于一半 C.大于一半 D.全部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太阳直射位于南半球,根据图中21°角判断直射点的纬度为21°S;判断图中AB为昏线,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45°W,所以直射点的经度为135°W。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太阳直射21°S,69°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根据135°W时间为12:00,45°E为0:00,新的一天的范围为9小时,小于一半。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4:甲地位于昏线上,地方时为19:00。根据甲地19:00日落,判断白昼时间为(19-12)×2=14小时。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东经1210比东经1200的地方:
A.区时早
B.地方时早
C.一定先看到日出
D.地方时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经度相同,则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则地方时不同,偏东的地方总比偏西的地方地方时早,故东经1210比东经1200的地方地方时早。
考点:本题考查地方时的差异。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地方时差异的基本规律,并能结合经度的不同判断地方时的差异即可,注意区别地方时和区时的差异。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列地理现象,哪一项不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A.昼夜更替
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C.时差
D.物体水平运动产生偏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差,以及地转偏向力;地球公转运动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形成。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及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