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2020-01-08 16:09:41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图8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启动时,水源区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是 A.河道的淤积 B.水质污染 C.地下水位的下降 D.土壤的盐碱化
| 小题2: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有 A.地下水水位升高 B.生物多样性受损 C.土壤盐碱化加剧 D.长江口海水倒灌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东部河流的下游,水质差,污染严重。所以向北方调水首先要解决的是水质污染的问题。选择B项。 小题2:南水北调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集聚土壤的盐碱化。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区域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三大自然区是根据地形、气候两大因素划分的 B.我国的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C.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D.青藏高寒区与另两个自然区域划分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为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以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差异概况和主要的划分依据,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亚马孙流域分布着面积很广的雨林,回答问题1.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2.亚马孙雨林破坏严重,关于破坏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3.对于雨林的未来,应坚持的观点是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C.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E.过度的迁移农业 F.商业性伐木 G.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H.建立自然保护区 I.一边开发,一边保护 G.首先开发,再作保护 保护第一并进行保护性开发 不能开发,禁止人类在林区任何活动
参考答案:1. C 2. D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地球之肺”,肺的主要功能是呼吸,故体现了其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主要作用。 2.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在亚马逊地区,雨林的破坏的人为原因包括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故不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 3.对于热带雨林的开发应坚持保护性开发,即以保护亚马逊雨林为基础,实现可持续开发。 考点:本题考查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和雨林开发与保护的基本原则。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昆明所在高原地形特点?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B.地势平坦、沃野千里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省2006年和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单位:万亩)情况,回答7~8题。
 小题1:该省2006年至2007年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水稻 B.薯类 C.小麦 D.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