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①草原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东北地区的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距海远近和夏季风的风向。
小题2:甲处降水集中的原因是位于山地迎风坡,并且地势起伏较大,因此是水能资源丰富的区域,同时由于降水较多,植被茂盛,故森林资源丰富。
小题3:东北地区土地面积广阔,故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森林广阔,故为我国的林业基地;草原广阔,故适宜畜牧业基地建设,但该地区位于中温带,不适宜棉花种植。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要抓住所给的年降水量线分布,进一步判读该地区的降水分布特征和形成的原因、该地区的资源分布和农业生产概况等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回答1~2题。 
1、近年来,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到我国兴办汽车厂,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
[? ]
A、技术水平高
B、原料丰富
C、市场广阔
D、劳动力素质高
2、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跨国公司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 ]
A、促进中国发展经济
B、转移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C、降低生产成本
D、中国土地资源丰富,利于建厂
参考答案:1、C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地区是? ( )
A.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
B.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
D.西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
小题2:丁地区三类交通所占的比例都不大,其原因可能有? ( )
①需要进行交流的物资少 ②地形崎岖,修建铁路和公路的难度较大 ③气候恶劣,沙漠广布,修建铁路和公路的难度较大 ④河流因干旱,水量小,通航河段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小题1:根据各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乙丙水运比重较大,我国水运较发达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以及西南地区,则乙是长江中下游、丙是西南地区;对比甲丁的铁路、水运比重判断,甲是经济较发达的黄河中下游,而丁是西北地区。
小题2:结合上题结论,丁地区为西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三类交通所占的比例都不大。如气候恶劣,沙漠广布修建铁路和公路的难度较大;河流因干旱,水量小,通航河段少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5中,左图是“典型产品的生命周期”图。右图是“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多选择产品生命周期中的:
A.A阶段
B.B阶段
C.C阶段
D.D阶段
小题2:按右图所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生产的哪个环节:
A.产品设计
B.产品生产
C.产品销售
D.销售策划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出现生产衰退,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产业则需要向其他地区转移。
小题2: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产业多主要为附加值低的产品生产环节,故选B项。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调用产业转移的相关内容,难度较低。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大气的热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