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灌溉用水增多,沙漠侵吞 D.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该区域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塔里木盆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多,形成汛期。故选C。
小题2:楼兰古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河流上游地区因灌溉农田用水增多,土地沙漠化严重。故选C。
小题3:图示地区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塔里木盆地,该盆地北部位于天山南麓,有来自天山的大量冰雪融水,形成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即南疆商品棉基地。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是我国四条河流各月平均流量图,阴影部分为径流量。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位于东北山区的河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四条河流中纬度最低的河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①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大气降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读图能力。东北河流有双汛期的特征,3-4月的春汛,7-8月的夏汛。
小题2:我国降水由南向北推移,纬度越低,雨季的时间越早。
小题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河总体径流量小,7-8月流量最大,冬季断流现象。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河流的补给是冰雪融水。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分析1985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方向及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轻纺工业方向,棉花、能源供应充足
B.高新技术方向,政策、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等优势逐渐丧失,而技术水平、经济实力增强
C.高新技术方向,环境越来越优美,能源供应越来越充足
D.轻纺工业方向,劳动力持续保持低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治理海河、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在易成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②在各大支流的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洼地修筑蓄洪工程
③在下游河段加固堤防,以防决口成灾
④在下游开挖人工运河,分散水流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海河、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是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缺乏蓄洪滞洪场所、入海通道较少,水流不畅。所以治理治理海河、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是在各大支流的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洼地修筑蓄洪工程;在下游开挖人工运河,分散水流。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治理海河和淮河洪涝灾害的措施,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海河和淮河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表1为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问题。
表l:
地点 | ① | ② | ③ | ④ |
年降水量(mm) | 15.6 | 466.6 | 777.4 | 205.4 |
一月平均气温(℃) | -8.5 | -6.6 | -1.2 | -0.9 |
七月平均气温(℃) | 27.4 | 23.5 | 23.9 | 23.6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气候要素的分析、判断及气候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小题1:四地普遍夏季高温、冬季寒冷,且年降水量的变化也是符合①<④<②< ③,所以可得出③→②→④→①大陆性渐强,这是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的差异。
小题2:根据四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可以得出①、④两地处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②、③两地处于东部季风区,从干湿状况上来看属于湿润半湿润区。而有春汛的河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故A 选项也错误。
小题3:②地区处于半湿润区以种植业为主;③地区一月平均气温小于0℃,处于秦岭淮河以北,农田类型是旱田为主;青稞的种植分布在青藏高原区上,故④也不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