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有关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商业中心的组织形式只有商业街
B.商业小区一般建在市区环路的边缘
C.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发展以自然环境为必要前提
D.山区的商业网点往往应多于平原地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①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②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③对商业中心形成的影响: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对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如上海、北京等。④对集镇发展的影响: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多选题 下图为我国各类产品出口额相关数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21世纪初我国各类出口产品中
[? ]
A、资源型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B、技术型加工产品对我国出口额的贡献率最大
C、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上的出口竞争力强于技术型加工产品
D、资本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低于资源型产品
2、21世纪初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 ]
A、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
B、农矿产品产量下降
C、基础设施投资扩大
D、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答案:1、BC
2、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是
[? ]
A、商品的交换
B、商品的技术的交换
C、商品和信息的交换
D、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中国是贸易大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生产的碳排放问题。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材料一:
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示意图(图1)
材料二:
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图2)

(1)中国商品出口的主要地区是亚洲、_________洲和_________洲。
(2)2010年5月8日21时(北京时间),一艘货轮从上海出发,沿图示航线航行,经过的甲海域洋流流向
? 为_____________,经过的乙海域洋流性质为_________。该货轮航行720小时抵达纽约(西五区),此
? 时,纽约的区时是2010年6月_____日_____时。航行中,可用于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___________。
(3)2000~2006年,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_____分之一(填整数),该时
? 期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总体呈_________趋势。
(4)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如何减少CO2排放?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北美;欧
(2)自西向东;暖流;7;8;GPS
(3)三;上升
(4)①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高耗能产品生产和出口;
? ②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 ③更新生产设备与工艺,节能降耗;
? ④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中国对非贸易总额国别差异图”和“中国历年对非贸易情况表”,完成(1)~(4)题。

中国对非贸易总额国别差异图(2002年)

中国历年对非贸易情况(1984~2002年)
小题1:按照贸易总额来分,非洲与中国贸易来往最多的一类国家主要分布在
A.南部非洲和东非以及西非
B.南部非洲和北非以及西非
C.南部非洲和北非以及东非
D.东部非洲和东非以及西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