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四个流域中,城市最稀少的是
A.黄河流域
B.亚马孙河流域
C.刚果河流域
D.密西西比河流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区位。亚马逊河流域位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闷热潮湿,不利于人类生产,故城市最稀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区域城镇体系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
 1.对各级城镇叙述正确的是2.甲区域的居民可以沿图示箭头到达附近城镇寻求服务。通常情况下,到达频率最低的是
1.对各级城镇叙述正确的是2.甲区域的居民可以沿图示箭头到达附近城镇寻求服务。通常情况下,到达频率最低的是
A.a城镇提供服务种类最多
B.b城镇服务范围最大
C.d城镇等级最高
D.所有城镇服务范围相互重叠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城镇等级越高,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广,提供服务种类越多”的原理,由图例看到d的数量最少,所以正确答案是C。
2.居民接受服务一般地说是就近原则,由图中看到①②③④四地当中最远的是④,所以正确答案是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1.三图中表示郊区城市化的是2.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是
1.三图中表示郊区城市化的是2.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是
A.①
B.②
C.③
D.都不是
E.①②③
F.②①③
G.②③①
H.③①②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城市人口由市中心向城市外围郊区移动,属于郊区城市化现象。选择B项。
2.城市化的过程是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属于符合的是A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图为某国城乡人口比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题
 1.该国乡村人口比重约为2.形成上述国家人口分布状况的根本原因
1.该国乡村人口比重约为2.形成上述国家人口分布状况的根本原因
A.25%
B.36%
C.42%
D.58%
E.国家实施了计划生育的政策
F.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结果
G.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对农村人口有较强的吸引力
H.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
1.注意题目要求乡村人口的比重,直接读图乡村人口约35(百万);总人口约60(百万);计算即可。
2.上述人口的城乡比重反映了城市化水平(42%);城市化的发展应由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决定,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表示甲、乙两地的城市化进程,正确排序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②④①
D.④①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早期的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低,甲乙两个城市的人口都是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故图②必须是排在最前面的,排除选项A 和 D,随着甲乙两个城市的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加快,市区出现了用地紧张、地价上涨、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等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中心区人口向近郊区迁移的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城市群的现象,故选B
考点:城市化进程
点评:本题要求考生熟悉城市化的三个不同阶段及其特点,试题完全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主要是考查考生获取有效地理信息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