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自然地理环境对现代城市规划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1.巴黎计划在其北部建一卫星城,其城市规划布局将采用如图中D区的布局模式,主要考虑的环境要素是2.该卫星城建好后,某出租车公司要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
A.河流的流向
B.地形的起伏
C.人们的审美观念
D.主导风向
E.RS技术
F.GIS技术
G.GIS与GPS技术
H.RS与GPS技术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巴黎位于欧洲西部,常年盛行西风,有污染的企业位于盛行西风的下风向,在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设置绿化带。正确的是D。
2.某出租车公司要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GIS与GPS技术。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是我国主要商业中心分布图,影响我国商业中心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区位条件是

A.交通便利
B.河流供水
C.政策支持
D.历史悠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商业中心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区位条件是交通便利。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乡村有大量闲置土地,需要人去经营管理
B.城市经济发展不稳定,失业人口增多
C.城市犯罪率高,居住不安全
D.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市中心的环境恶化,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完善,城乡间的交通联系便利。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图”,读图完成题。
1.图中表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曲线是2.依图可知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
A.M1
B.M2
C.N1
D.N2
E.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F.发达地区所占比重达到顶峰
G.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
H.两个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特征,起步于二战后,水平低,但发展快。分析图中M1和M2曲线的变化。由于M1一直大于M2,故可确定M2代表欠发达地区。符合的是B项。
2.由图可知:世界城市人口总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图中显示M2从1925年前后城市化水平开始快速提升。图中N1和N2表示两类地区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20世纪20年代中期N2所占比重达到顶峰;在20世纪70 年代中期两条线相交,即所占比重持平。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世界城市化水平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城市人口占本区总人口比重。解答该题需要明确不同阶段不同国家城市化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区域城市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完成下面各题。
1.由甲到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2.下图中阴影表示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叙述是

A.自然条件
B.市场因素
C.农业技术
D.交通运输
E.甲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产品商品率高
F.乙地区牧场广阔,以牧羊为主
G.丙地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H.丁地区土地广阔,灌溉水源充足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由甲到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市场因素。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根据图示:甲为水稻种植业,商品率低;乙为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牧牛为主;丙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丁为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灌溉水源缺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