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A.(D-1)日9时 B.(D-1)日3时 C.(D+1)日9时 D.(D+1)日3时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恰好发生极昼的纬度是互余关系。根据经度的分布可知是南半球。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75?E是0时,那么北京时间(120?E)是3时。非阴影部分日期为D日,75?E是(D+1)0时。北京时间(120?E)是(D+1)日3时。
小题3:此时我国南极中山科考站(69°S,75°E)太阳高度也就是0时的太阳高度。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是以________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此时地球可能处在乙图所示的________位置上。
(2)AD线表示________线,
(3)图中B点在C点的________方向。
(4)如果B点的日期为12月22日,那么此时此刻C点的时间是12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全球日期与B点相同的范围与C点日期相同的范围之
A.1:1
B.2:1
C.3:1
D.4:1
参考答案:
(1)北?③
(2)昏
(3)正西方
(4)21? 21? 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昼夜长短变化
C.四季变化
D.昼夜现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更替都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在阳光照射下而形成昼夜现象;由于地球自转形成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故A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能区别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下题。1.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2.四地自北向南捧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E.甲、乙、丙、丁
F.甲、丙、丁、乙
G.丁、乙、丙、甲
H.甲、丙、乙、丁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略该题组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年际变化与纬度之间的关系。
1.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太阳高度角变化较小,而且普遍比较大,甲地不仅变化幅度大,且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丙地太阳高度角最大可以达到90度,丁地则变化幅度偏大,因此答案为B。
2.根据第3题,再依据6月22日和12月22日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推断半球,入甲地肯定位于北半球,而且在北半球的中纬度,依据就是两点,第一,甲地的太阳高度在冬至和夏至这两天都大于0度而且小于60度;第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其余类推。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图甲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R处河流某一平直河道的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M处的地质构造是?,N处的地质构造是?。
(2)K处的岩石主要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其影响下,附近的岩石可能转变为?(填岩石类型)。
(3)图甲中具有良好储水条件的地质构造是?(填字母),容易发生地震的地质构造是?(填地质构造名称)。
(4)R处河流位于?(北或南)半球,判别依据是?。
(5)有人提议在R处河流上修建水库,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向斜;背斜。
(2)岩浆活动(岩浆侵入作用);变质岩。
(3)M;断层。
(4)南;左岸侵蚀较强。
(5)不合理。R处地下有断层,地质条件不稳定。
本题解析:(1)图示M处中间岩层向下凹,故判断为向斜;N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故判断为背斜。(2)图示K处岩石破坏了沉积岩层的分布,故判断为岩浆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属于岩浆活动的结果。在岩浆活动附近形成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可能使附近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变质岩。(3)背斜储油,向斜储水。断层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则容易引发地震灾害。(4)图示河流的左岸冲刷严重,而右岸泥沙淤积严重,故判断水流多向左岸偏,考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故判断位于南半球。(5)图示R附近为断层,断层附近,地壳运动较活跃,若修建水库容易引发断层活动,而造成地质灾害增加,且断层线附近,岩石破碎,容易导致水库漏水。故断层附近不宜修建水库。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能利用岩层的变形和变位来判断地质构造,并结合地质构造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掌握岩石的分布特征和相互转化关系来判断岩石的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图》高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