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表冷热不均,而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垂直上升或下沉运动,从而使得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产生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进而引起大气水平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面三幅图,完成各题: 参考答案:(1)下方;冷空气密度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辐射。对低层大气而言,太阳辐射几乎不能被它吸收,它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此外,地面热量输送到大气层中的方式还有两种:潜热输送和湍流输送。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2分)
(2)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3分)
(3)常年受C气流控制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常年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一年中,受气流C和30°N附近气压带交替控制的大陆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图示季节,北半球的________气压带会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亚欧大陆形成________(气压中心)。(2分)
参考答案:
(1)冬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南(2分)
(2)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流较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3分)
(3)全年温和湿润 全年高温少雨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3分)
(4)副极地低 亚洲高压(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赤道附近的气流运动方向,可以判断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南,说明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北半球是冬季。
(2)读图,根据纬度分布,C气流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D气流来自极地高压带。C气流较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3)读图,C气流是盛行西风带,常年受C气流控制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B气流是东北信风带,常年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少雨。一年中,受气流C和30°N附近气压带交替控制的大陆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图示季节,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会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亚欧大陆形成亚洲高压。
考点: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的特征及对气候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各气象要素的分布状况,甲、乙两地水平直线距离约为220千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地气候的最大差异表现为(?)
A.气温年较差
B.年降水量
C.盛行风向
D.气候类型
小题2: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为(?)
A.纬度位置
B.海拔
C.大气环流
D.山地坡向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分析,甲乙两地的气温年较差都较大,具有大陆性特点,差异不明显,A错。甲地的年降水量约50mm,乙地的年降水量约250mm左右,年降水量差异较大,B对。图中资料不能表示出风向差异,乙地可能是迎风坡,甲位于背风坡,但风向没有差异,C错。两地最冷月气温小于0度,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类型差异不大,D错。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甲乙两地的纬度、海拔、大气环流差异不大,不是气候差异 的主要因素,两地最大差异是年降水量,这种差异是因山地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差异造成,所以D对。A、B、C错。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人口分布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