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地球北极俯视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此日为6月22日太阳光照图,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下列各地的地方时是:A_________点,B_______点,D_________点。
(3)此日,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A、B、C三地昼长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4)此日后三个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
B.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C.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参考答案:(1)23°26′N,90°W
(2)24(0), 6 , 12
(3)A<C<B?, A>B>C
(4)B
本题解析:(1)6月22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5°N,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正午12时所在的经线,结合图示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故12点所在经线为D点所在经线(昼半球的平分线),经度为90°W。(2)图示A点位于夜半球的平分线上,故地方时为0时。B点较A点地方时早6个小时,故为6时;D点位于昼半球的平分线上,为12时。(3)图示为6月22日,则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则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北回归线上向南北两侧递减,故B点最大,其次为C点,A点最小。昼夜长短状况看直射点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越往北昼长越长。(4)3个月后为秋分日,故三个月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故北半球各地昼变短夜变长,B正确。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缩小,C错误,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之后远离远日点,故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D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晨昏线上的时间问题计算的基本方法、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的基本规律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黄赤交角的大小目前是
A.23°26′
B.66°34′
C.33°26′
D.56°3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黄赤交角。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2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为北京市某日发布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情况。读图回答题
1.该日可能是2.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随后几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A.3月21日
B.4月7日
C.9月23日
D.10月7日
E.北半球 向北移
F.南半球 向北移
G.北半球 向南移
H.南半球 向南移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北京市某日发布的日出日落时间”可知,北京市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该日介于3月21日至9月23日之间,可能为4月7日。
2.4月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随后几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6月22日移动至北回归线。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北京市日出日落时间判断北京市昼夜长短,进而判断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的白昼就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24分)

(1)图中A、B、C、D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其中A代表?节气时的位置,B代表?节气时的位置,
C代表?节气时的位置,D代表?节气时的位置.
(2)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年,时间为?,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叫做?年。
(3)当地球运行到C点时,是在?点附近,公转速度较?。
(4)当地球运行到B、D点时太阳直射在?上,
当地球运行到A点时,太阳直射在?(纬度)。
参考答案:(1) A代表?夏至?节气时的位置,
B代表?秋分?节气时的位置,
C代表?冬至?节气时的位置,
D代表?春分?节气时的位置.
(2) 是?恒星年?年,时间为? 365日6时9分10秒?,
周期为? 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回归年?年。
(3)在?近日点?点附近,
公转速度较?快?,
(4)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太阳直射在?23°26′N?(纬度),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球公转二分二至的位置与节气。(2)地球公转周期是恒星年,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是回归年。(3)本题考查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近日点快,远日点慢。(4)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2年11月5日,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从广州出发,开启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之旅,于2013年4月返回上海。读一月份南极附近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推测,虚线L处天气系统与甲、乙两地天气特点为
A.高压脊,甲地晴朗
B.低压槽,乙地阴雨
C.暖锋,甲地阴雨
D.冷锋,乙地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