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八)
A.120?E B.135?E C.115?E D.112.5?E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3:A
小题1:b、d影子达一天中最长,b、d分别是日出、日落的位置。a与b及a与d两线间夹角相等,a平分白昼,是正午的位置,影子位于正北方,c位于西北方。选择D项。
小题2:该地此日夜长为10小时,昼长是14小时,当地时间5:00日出,此时北京时间是4:00,所以经度是135?E。选择B项。
小题3:北半球昼长夜短,是夏季的特征,长江夏季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汇入海洋的淡水丰富,稀释明显,盐度降低。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①②③④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和圣夜长短差值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四地中,最有可能位于中纬度地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④③②①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分析,图中①地昼夜长短变化差值为0小时,正午太阳高度为差值23.5度,应是赤道,位于低纬度,A错。②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小于47度,说明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低纬度地区,B错。③地昼长差值小于12小时,正午太阳高度差值等于47度,最有可能位于中纬度地区,C对。④地有极昼现象,位于高纬度地区,D错。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纬度最高的是④地,然后③、②降低,纬度最低的是①地,所以D对。A、B、C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傅科摆所证明的地理现象,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阴影部分为堆积物)的情况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水平运动物体偏转的方向可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经纬线示意图,图中虚线是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日期
此刻,甲地地方时为( )
A.6时
B.15时
C.9时
D.21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日期分界线。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00所在经线。图中一格经度间隔为90°。根据图中虚线是晨昏线,则甲右侧经线的地方时为0:00,晨昏线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18:00,甲地地方时为21:00。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甲图是一幅“以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虚线分别表示回归线和极圈。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甲图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日期大约为?月?日前后。
(2)此时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
(3)甲图中ED表示 线,DC表示 线。(晨、昏)
(4)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5)在乙图中画出此时另一个半球的光照情况,要求:①用箭头表示自转方向,②画出晨昏线,③用阴影表示夜半球(3分)
参考答案:(1)23°26′S? 12? 22
(2)B?
(3)昏?晨
(4)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5)画图略(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读。
(1)结合甲图的晨昏线特征: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
(2)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全球昼长的分布规律:越往南昼越长,越往北昼越短。故昼长最长的是最南的B点。
(3)结合自转方向,顺着自转方向:ED线即将由昼转为夜,表示昏线;顺着自转方向DC即将由夜转为昼,表示晨线。
(4)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直射点(此时直射点为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5)另一半球为北半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此时北半球的晨昏线特征: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