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2020-01-16 06:06:54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该区域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简述你的判断理由。(4分) (2)图中铁路中段沿线是重要农业区,分析其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 (4)P城市产业结构组成中第三产业比重较大,原因是什么?(2分) (5)A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2分)。理由是等高值大多在1000以上且等高线间隔大,地势起伏较小。(2分) (2)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地势较平坦。(每个要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3)P?城市有敦煌莫高窟等,旅游资源丰富,有陇海-兰新铁路运输通过,旅游交通条件较好,故旅游业发达。(只答交通条件不给分,答到旅游资源给2分) (4)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现有植被,营造防护林。(答对其中两点即给4 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图中等高线数值大多在1000以上,说明海拔较高,等高线间隔大,说明地势起伏较小。所以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结合经纬度及省区轮廓,可以判断图示区为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铁路穿过的是甘肃省。 (2)根据图中省区轮廓,可以判断出铁路中断沿线主要农业区是河西走廊,这里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是因降水少,晴天多,夏季光热充足。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有来自山地的冰雪融水,灌溉水源较充足。地势较平坦,便于耕作。 (3)P 城市有敦煌莫高窟等文物古迹,旅游资源丰富,有陇海-兰新铁路运输通过,旅游交通条件较好,便于游客的集散。基础设施较完善,接待能力较强,故旅游业发达。 (4)读图,A河位于西北地区,降水少,河流下游是季节性河流,有断流现象。所以在该流域的农业生产活动要注意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这里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所以要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现有植被,营造防护林。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有关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及解决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 A、河流中上游地区植被差,降水下泄快是根本原因 B、污染严重,水质差,不节约用水是根本原因 C、"引滦入津"工程调节了海河径流季节的变化 D、农业生产中有多种旱地作物,采用喷灌式节约用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四地的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图中依次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是? A.光照、降水、地形、土壤 B.温度、土壤、地形、水源? C.温度、水源、地形、土壤 D.水源、地形、降水、光照?
| 小题2:乙图景观主要分布的省级行政区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关于该河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支流汇入 B.流域内流量的季节变化只受降水条件影响? C.多年平均径流量变化小 D.其水文特征与尼罗河相似
|
小题3:丙图所示利用方式如果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其在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方面与北方相比,主要的优势为?
A.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B.人均土地相对较多?
C.有机质丰富,土壤肥沃
D.生物品种丰富多样?
小题4:丁图所示现象一般分布在?
A.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
B.排水条件较好的高地?
C.风沙活动强烈的地区
D.排水条件较差的低洼地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在同一省内,北部和南部在气候、耕作制度和粮食作物品种方面都有较明显地域差异的是( )
A.陕
B.藏
C.晋
D.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秦岭位于陕西省,所以陕西南北分别属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陕西省的简称为“陕”或“秦”,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人口密度图,回答问题。

小题1:从图中可归纳出该区域人口分布特点
A.沿海地区稠密,内陆地区人口稀少
B.平原地区稠密,山区人口稀少
C.低纬度地区人口稠密,高纬度地区人口稀少
D.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小题2:甲地区人口稠密,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势平坦,气候湿润
②农牧过度带,商业活动频繁
③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④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知该地位于我国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从图中人口密度可知,平原地区稠密,山区人口稀少。
小题2:甲位于我国的成都平原,其人口稠密主要是自然条件优越,加之历史悠久,但并非黑土广布,也不是农牧过渡带,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