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A.23.5° B.47° C.66.5° D.43°08′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综合分析。
【小题1】根据夏至日甲地的太阳高度最大可达到90°,判断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上,且根据太阳高度最大,即当地正午,为北京时间7时,判断当地位于北京的东面5个时区;故选C项。
【小题2】h为甲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根据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结合当地纬度为23.5°N,冬至日直射点的纬度为23.5°S,则计算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3°;
【小题3】中间添一条春秋二分日的太阳高度线,则日落时间为13时;则n-13=13-y;故计算得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列太阳高度随经度和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布宜诺斯艾利斯(33°S,60°W)艳阳高照
B.南极长城站(60°S,59°W)夜幕深沉
C.北京旭日东升
D.多伦多(45°N,74°W)夕阳西下
【小题2】a、b、c、d四点比较( )
A.a点自转线速度和c点相等
B.这一天b点比a点晚见日出
C.四点白昼最长的是b
D.一年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是d点
【小题3】6月22日,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顺序是( )
A.a>c>b
B.b>a>c
C.b>c>a
D.a>b>c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两图可以看出,该日太阳直射点位置为(60°W,15°S)。60°W地方时为12时,布宜诺斯艾利斯(33°S,60°W)地方时也为12时,正是艳阳高照时刻,A项正确。南极长城站(60°S,59°W)的地方时也约为12时,不可能夜幕深沉,B项错误。此时北京(116°E)地方时约为0时,不可能旭日东升,C项错误。多伦多(45°N,74°W)地方时约为11时左右,不可能夕阳西下,D项错误。
【小题2】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遵循正午太阳高度每降低1°,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就相差1°纬度。a、d两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都为30°,则这两地距离太阳直射点15°S的纬度差都为60°,那么a点的纬度为45°N,d点的纬度为75°S;b、c两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都为60°,则这两地距离太阳直射点15°S的纬度差都为30°,那么b点的纬度问为15°N,c点的纬度为45°S。a和c地纬度度数相同,则两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A项正确。该日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a地昼长短于b地,比b地晚看到日出,B项错误。四地中,昼长最长的是d,C项错误。纬度越低,一年中昼夜长短相差越小,四地中纬度最低的是b,D项错误。
【小题3】距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6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N,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顺序是b>a>c。
考点:地方时;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10分)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
(2)图示日期为 ,北半球节气为 ,理由
(3)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
(4)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区域为 。
(5)此日A点昼长为 小时,B点昼长为 小时。
(6)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一个月内北半球昼长如何化? ,极昼或极夜范围如何变化?_______ _______
参考答案:
(1)略
(2)6.22 夏至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
(3)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北回归线
(5)12h 24h
(6)变短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变小(南极圈内极夜范围减小)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右图中两条经纬线之间的间距相等,虚线为昏线。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甲地位于丁地的 ( )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小题2】此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A.堪培拉
B.巴西利亚
C.伦敦
D.圣彼得堡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经度位置可知,该地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甲地位于丁地的南面;甲地位于10°W,丁地位于20°W,则甲地位于丁地的东面。
【小题2】图中晨昏线为昏线,根据图中昏线的位置可知,此时南极圈附近出现极昼现象,为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各地昼长大于夜长,越南白昼时间越长。图中堪培拉和巴西利亚都在南半球,但是堪培拉纬度位置更高。
考点:该题考查方向判断和昼夜长短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是世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0分)
(1)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①、②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地区,其共同原因是?
?。(2分)
(2)C地值大约是?,它大于B地的原因主要是?
?。(2分)
(3)人们观测得出结论,城市的太阳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 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4)A、B的纬度值约为37N,A的太阳辐射强度季节变化较大的原因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减少? 2分
(2)160-180? 1分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1分
(3)城市的雨岛效应,多雾1分;大气尘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1分
(4)A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太阳高度角大,白昼时间长1分,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对太阳辐射削弱少1分;?冬季太阳高度角小,白昼短1分,受西风带影响,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1分。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1)影响太阳辐射量因素有纬度、昼夜长短、天气状况、海拔地势。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弱;②为撒哈拉沙漠,气候干旱,降水量稀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弱;赤道地区虽然纬度低,但全年降水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
(2)根据等值线的变化规律和等值距,判断C地160-180,B地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而C地赤道地区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故B小于C地。
(3)城市工业、人口集中,大量的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热量,形成热岛效应,而使得城市蒸发旺盛,又形成雨岛效应,云量大,而人为排放大量的粉尘,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强,故城市的太阳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
(4)根据太阳高度角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强度季节变化主要从哪个天气状况——气候和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分析。A地位于大陆西岸的37°,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且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且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云量少,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夏季太阳辐射量大;?而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高度角小,且白昼时间短,日照时间短,太阳高度角小,白昼短,且受西风带影响,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冬季太阳辐射量小。所以太阳辐射强度季节变化大。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自然环境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