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acbd B.acdb C.cadb D.dcab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12月22日,a城市昼夜平分,说明a城市处在赤道上。赤道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
【小题2】 12月22日,a城市昼夜平分,在赤道上;b城市出现极夜现象,说明在北极圈内;c地昼长夜短,说明在赤道与南极圈之间,d城市昼短夜长,说明在赤道和北极圈之间。所以,四城市由南到北为cadb。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以及图中A山峰垂直自然带谱图和B点所在地区的气温降水月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⑴ 图中A山峰为五岳之一的 ?山(1分)
⑵ B城市所在地形区名称是 ? ,该区域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有???
?
??(4分)
⑶ C地形区目前面临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4分)
⑷ 与同纬度的东部平原比较,B城市的冬季气温偏低,试从地形地势、海陆位置角度分析其成因。(3分)
?
?
参考答案:⑴ 华山(1分)
⑵ 渭河平原(1分) 限制性因素:冬季气温较低(最低气温低于0℃);年降水量较小(约600mm),冬春季较干旱(12月至次年4月月降雨量少于50mm );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旱涝频繁(任答一点得1分,共3分)。
⑶ 水土流失(1分) 自然因素: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任答一点得1分,共3分)
⑷ 受秦岭山脉的影响,冷空气在秦岭北坡(西安)聚集(1分);海拔更高,气温低(1分);位于内陆地区,距海较远,大陆性强,冬季气温低(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结合经纬度位置判断A位于秦岭北麓为华山;
(2)B位于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由于位于温带季风气候,故降水较少,且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故旱涝灾害多发;冬季气候寒冷等成为该区域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3)C地形区表示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其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方面分析;
(4)B城市位于内陆,则气候的大陆性强,冬季气温较低;从地形地势来看,B城市所在地势较高,且冬季迎受冬季风影响,故气温较东部平原地区低。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地,地壳最厚处在
A.青藏高原
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塔里木盆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地壳的厚度分布不均,在陆地部分平均约33KM,在海洋部分平均约6KM,而在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故地壳最厚处位于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地壳厚度分布的一般规律,并结合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地势高低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城市与地理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