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6月22日体育直射北回归线上,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小值。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仰光和凯恩斯位置与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仰光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而凯恩斯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是地形和洋流作用形成的;图示凯恩斯的气温年较差小于仰光;凯恩斯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岸;而图示仰光降水季节变化大于凯恩斯。故选D。
【小题2】春分日后20天内,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17°N方向移动,所以仰光的正午太阳高度增大,而凯恩斯的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夏至日前20天内,太阳直射点由17°N向北回归线方向移动,两地正午太阳高度都减小;秋分日前20天内,太阳直射点由17°N向赤道方向移动,仰光的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凯恩斯的正午太阳高度增大;而冬至日后20天内,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17°S方向移动,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都增大。故选D。
考点:气候成因、地球运动的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 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1—2题。
1、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 ]
A、耀斑
B、太阳黑子
C、太阳风
D、日珥
2、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大气层之外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当汉中白昼最长时应为 图(甲或乙),当悉尼昼夜等长时应为 图(甲或乙)。
(2)A、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是 地,夜较长的是 地。
(3)此刻C地太阳高度角为 。C地在B地的 方向。
(4)当A地刚进入2003年时,C地为 时间(要求写出年、月、日、时),潍坊(约为36.4°N,119°E)地方时为 (写出年、月、日、时、分)。
(5)甲图所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处于 ______(梅雨或伏旱)季节;乙图所示季节,汉中市水稻可能处于 (播种或收获)季节。
参考答案:(1)甲 ; 乙。 (2)A ; B 。
(3)0°; 西北 (4)2002年12月31日22时 ; 2002年12月31日19时56分。
(5)梅雨 ; 收获。
本题解析:(1)汉中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夏至日时,该地白昼最长,结合两图的晨昏线分布特征,甲图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乙图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故判断为春分或秋分日。悉尼昼夜等长应为春分或秋分日。(2)图示A地位于北回归线上,且甲图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故A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明显小于90°。A地此时昼长夜短,而B地昼夜平分,故B地夜较A地长。(3)C位于晨昏线上,故太阳高度为0°。根据两地的经纬度位置,从南北方向上看,C地明显位于B地的北面;从东西方向上看,C地位于150°E,B地位于180°,故判断C地在B地的西面。(4)当A地刚进入2003年时,即该地地方时为2003年1月1日0时;且该地位于东十二区,C地经度为150°E,即地方时较A地晚2个小时,故计算C地时间为2009年12月31日22时。潍坊的经度119°E,较A地西面61°,故地方时较A地晚4小时4分钟,故当地地方时为2009年12月31日19时56分。(5)甲图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此时为长江流域的梅雨时期。乙图所示为春分或秋分日。汉中市的水稻播种一般在春末初夏,而收获在初秋,故可能此时为秋分日,该地区为水稻的收获季节。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和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考点较多,基础性强,解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①掌握二分二至日的晨昏线分布特征;②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③能利用经纬度判断方位;④掌握时间问题计算的一般方法,所求时间=已知时间+时差,东加西减。⑤掌握我国区域地理概况和农业生产概况。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水的运动》高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