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与地图》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①偏南风转偏西风 ②风力减弱 ③天气晴朗 ④气温降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5℃的积温”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信息判断,我国该区域的地形特点是(    )
A.地势东高西低
B.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C.地势南高北低
D.① 、②所在位置为山脊
【小题2】图中我国境内最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
A.泥石流
B.地震
C.台风
D.滑坡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日平均气温≥5℃的积温曲线看,总体积温值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可推断出海拔高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增,该区域的地形特点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① 、②所在位置温度较周围高,为山谷。答案选B。
【小题2】从图中经纬度和国界线信息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的青藏地区,由于处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多地震;位于喜马拉雅山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有一定的降水,会有泥石流和滑坡现象出现;该区域离海洋较远,难以受到台风的影响。答案选C。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种动物的种密度等值线图。据此完成题。 1.H、K、Q、R四地中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的两地是2.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是正相关的地区是
1.H、K、Q、R四地中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的两地是2.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是正相关的地区是
A.H、R
B.Q、R
C.Q、H
D.H、K
E.Q、R之间
F.N、M之间
G.S、R之间
H.S、K之间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根据北美洲部分地区某种动物的种密度等值线分布图,可知:R属于(160,180),Q属于(180,200),K属于(140,160)或(180,200),H属于(160,180)或(200,220),综合可知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的两地是H和R。
2.根据上题的结论,年均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地区从海拔低的地区向海拔高的地区递减,所以可知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呈正相关的是Q、R之间。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所示阴影部分为四块假想地,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②地位于①地的:2.四地中,面积最大的是:
1.图中②地位于①地的:2.四地中,面积最大的是: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卷分析:
1.直接根据①②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②地在①地的西北方向。
2.根据两图的经纬度跨度,③④所在图示跨经纬度较大,且纬度越低,纬线越长,故判断④地的实际面积最大。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的综合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利用图示的经纬网信息判断方位和经纬线的长度。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如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此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完成下题。
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
A.降雪量
B.温度果说
C.光照
D.地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比西部积雪稍厚。因云量分布差异不大,故排除A、C;该区域在长江三角洲,主要为偏东风,故排除D;该区东部比西部更近海,受海洋影响,冬季东部比西部温度高,故选B。
考点:大气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人类与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