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与地图》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A.沿山脊延伸 B.沿山谷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呈东北一西南走向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图中县界大致沿两条河流的分水岭延伸,可判断县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山脉。
【小题2】图中高速公路线在图中的分布多数与河流的分布一致,可判断公路线大致沿山谷延伸。
考点:该题考查县界划分和高速公路走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如图为某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若该图为海平面等压线图,虚线为一锋面,且①地在未来72小时内将有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则关于图中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2.若该图为我国东南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虚线附近夏季泥石流多发,则
1.若该图为海平面等压线图,虚线为一锋面,且①地在未来72小时内将有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则关于图中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2.若该图为我国东南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虚线附近夏季泥石流多发,则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E.①处坡度小于②处
F.①处山坡的坡面朝向东北
G.①处山坡降水比②处山坡小
H.①处山坡上的马尾松(喜光)比②处山坡上的长得好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1.图示等压线的虚线部分形成锋面,故判断该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且未来72小时内①地将出现明显的降水过程,判断该锋面将向北移动,即该气旋周围的水平气流呈顺时针的辐合,故判断为南半球的气旋。
2.若为等高线分布,且虚线附近泥石流多发,则判断该地区为山谷,即等高线“凸高为低”,故图示①山坡朝向东南,为向阳坡,迎风坡;而②山坡朝向东北,为背阳坡,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小题1】图中所示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脉
【小题2】图中所示地区的自然条件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
A.天然橡胶
B.棉花
C.茶叶
D.甜菜
【小题3】与松嫩平原相比,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
A.热量丰富
B.土壤肥沃
C.地形平坦
D.人少地多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小题1】据图中的等高线海拔高度数值可知最高海拔为323米,大多数地区均超过200米海拔,因此该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应为低山丘陵。B为正确选项。
【小题2】结合图中经纬度(28°N,120°E)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浙闽丘陵,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应为茶叶。而天然橡胶主要集中在我国热带地区,棉花集中在南疆和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地区,甜菜集中在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省区。C选项正确。
【小题3】与松嫩平原相比,该地区纬度较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更丰富,光照更充足,降水更丰富。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北美部分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回答问题。(11分)
(1)图中等温线M的值为       ℃,请说出判断理由。(3分)
(2)图中加利福尼亚半岛(甲)与佛罗里达半岛(乙)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同,试比较它们的气候特点和成因差异。(4分)
(3)A、B两处7月的气温明显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试分析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20(1分)M等值线为20和24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其值可能为20或24;但M等值线内为河流的源头,海拔高,气温应较低;故M等值线的值为20。(2分)
(2)加利福尼亚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1分)成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1分)佛罗里达半岛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1分)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
(3)A处沿海有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导致A处气温偏低;(2分)B处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该地海拔高,故气温偏低。(2分)
本题解析:
(1)M等值线为20和24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其值可能为20或24;但M等值线内为河流的源头,海拔高,气温应较低;故M等值线的值为20。
(2)加利福尼亚半岛位于30°N附近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佛罗里达半岛位于30°N附近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而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3)A地位于低纬度大陆西岸,受沿海加利福尼亚寒流的降温作用影响,气温偏低;B位于阿巴拉契亚山地,海拔高,气温较低。
考点:等值线判读、气候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据新华社报道,欧盟将建立全球定位系统。据此回答问题。 1.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经度、纬度、海拔三个数据,以下各点的方位关系叙述正确的是2.上图分别是卫星甲和卫星乙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区域,其说法正确的是3.在卫星甲覆盖的区域图中,已知线段ab=cd=ac=bd,图中比例尺大小关系是
1.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经度、纬度、海拔三个数据,以下各点的方位关系叙述正确的是2.上图分别是卫星甲和卫星乙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区域,其说法正确的是3.在卫星甲覆盖的区域图中,已知线段ab=cd=ac=bd,图中比例尺大小关系是
A.a点在e点的西北
B.d点在h点的东南
C.b点在h点的东北
D.c点在f点的西南
E.甲小于乙,收集的到数据较详细
F.甲大于乙,收集到的数据较详细
G.甲小于乙,收集到的数据较简略
H.甲大于乙,收集到的数据较简略
I.ab=cd=ac=bd
G.cd>ab>bd="ac"
cd>ab=bd>ac
ac=bd>ab>cd
参考答案:1. B
2. A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各点的经纬度位置:a(25°E,10°S);b(30°E,10°S);c(25°E,15°S);d(30°E,15°S);e(70°W,0°);f(60°W,0°);g(70°W,10°S);h(60°W,10°S)判断方位。a点在e点的东南方向,A错误;d点在h点的东南方向,B正确;b点在h点的正东方向,C错误;c点在f点的东南方向,D错误。
2.比较图示甲乙跨经纬度的大小判断甲图的实际范围较小,而乙图的实际范围较大,则说明甲图采用的比例尺较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小,则图示内容更详细。
3.按照图示四条线段的跨经纬度差异判断其实际距离为:ac、bd位于经线上跨纬度5°,故两线段的长度相等,且长于ab、cd线段。Ab、cd在纬线上跨经度相等,由于纬度越高,纬线越短,故判断ab线段实际长度长于cd;而图示四条线段的图示距离一致,故实际距离越短,表示采用的比例尺越大。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地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需要掌握利用经纬度判断地图方向的基本方法;结合比例尺大小与实际距离、实际范围和地图详细程度的关系。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 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人类与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