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关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耀斑爆发
B.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C.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是色球层的黑子
D.太阳活动剧烈时会造成强烈地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A项太阳辐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故A项错误。B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主要影响是为地球提供各种形式的能源,故B项正确。
C项黑子为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错误。D项地震是由于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错误。故选
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根据上图,写出甲、乙、丙三地的坐标
甲 ; 乙 ; 丙
(2)丙地在乙地的 方向上;甲地在乙地的 方向上。
(3)如果甲地地方时为22时,则乙和丙的时间分别为
乙 ; 丙
参考答案:(1)甲(0°,45°W) 乙(30°N,135°W) 丙(0°,90°E)
(2)西南 东南
(3)乙为16时 丙为7时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Ⅰ是以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图中最外圈为赤道,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弧ABC代表晨昏线,黑粗线为日期分界线。回答:(12分)

(1)在图上标出180º、45ºW经线。(4分)
(2)在图上相应位置用斜线画出夜半球。(2分)
(3)此日,地球位于图Ⅱ中甲、乙、丙、丁中的 处(2分),公转速度 (2分)。
(4)A处的地转偏向力比B处 。(2分)
参考答案:(1)见图(4分)
(2)见图(2分)

(3)甲(2分);较快(2分)。
(4)小(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导致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与太阳活动成负相关性。
B、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上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
C、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的磁场,导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D、夏季在北极地区看到的极光比冬季的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和日照图(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甲图)

(乙图)
(1)依据甲图判断,当地球位于 (用图中数字表示)区间运行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当地球位于 (用图中数字表示)区间运行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2)当地球处于③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全球昼夜长短分布情况是 。
(3)当地球处于甲图 位置时,与日照图(乙)相对应。此时,太阳直射在 (纬线),正午太阳高度角在达到一年中最大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 _____。
(4)乙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 点,此日昼长为 小时。这一天无锡(3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参考答案:
(共10分)
(1)④~② ①~③
(2)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全球昼夜平分
(3)② 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4)4 16 83°26′
本题解析:
第(1)题,考查地球公转相关知识及其地理意义。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此后太阳直射点之间向北移动,直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回归线为止。依据甲图可知当地球位于④~②区间运行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春分时全球昼夜等长,春分直到秋分之前北半球昼长夜短。依据甲图可知当地球位于①~③区间运行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第(2)题,考查太阳高度的季节分布规律及昼夜长短变化,当地球处于③位置时也就是秋分时节,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全球昼夜平分。
第(3)题,考查昼夜长短变化及太阳高度角的相关知识。由乙图中地球侧视图可知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地球公转处于甲图的②位置。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第(4)题,考查地球侧视图相关的时间计算及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问题。由乙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180°经线也就是说180°经线地方时是12:00,A点所处的经线相差120°(有地球经纬网分成6份可知每格代表经度相差30°)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A点的地方时是12-8=4此时昼长是16小时(根据乙图中白昼占据8格,每格2小时得出);这一天无锡(3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30°-23°26′)= 83°26′。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点评:本题涉及的具体考点有二分二至日的判断、昼夜长短的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时间日期的计算,试题基础但综合性强,充分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