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等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地下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的原因是什么?(4分)
(2)评价图示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8分)。
参考答案:
(1)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1分)但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1分)多溶洞,地表水渗漏严重,多暗河;(1分)地形破碎,地表不易储存。(1分)
(2)有利: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热充足;地形多种多样,有利于农业发展多种经营;矿产和水能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与东南亚一些国家接壤,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任答两点得4分,必须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各答一点,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不利:地形崎岖,破碎,平地少;交通落后;科技落后,任答两点得4分,必须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各答一点,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根据轮廓可知,该地是云南省。位于云贵高原地区,地理特征从气候、地形、地质、地貌等方面分析。
(2)本题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条件。自然条件从地形、气候、水源等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从市场、交通、资源、政策、地理位置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电力生产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读2000年全国发电量统计表,完成下列问题。
2000年全国发电量统计表(单位:万千瓦·时)
?
| 合 计
| 水 电
| 火 电
| 核 电
|
全国
| 136 848 171
| 24 313 383
| 110 793 599
| 1 673 689
|
华北地区
| 23 099 030
| 360 221
| 22 727 293
| ?
|
东北地区
| 13 737 989
| 808 817
| 12 923 634
| ?
|
华东地区
| 42 019 382
| 3 454 955
| 8 352 595
| 203 548
|
中南地区
| 33 217 657
| 8 534 114
| 23 198 685
| 1 470 141
|
西南地区
| 13 645 527
| 7 201 041
| 6 434 608
| ?
|
不分区
| 957 860
| 957 860
| ?
| ?
|
(1)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各大分区中,水电比重超过火电的是____________。试分析这一地区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的主要原因。
(2)我国的核电工业已经起步,已建成的两大核电站分布于华东地区的____________省和华南地区的____________省,核电与水电相比,其突出优势有哪些?
(3)2003年夏、冬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电荒”,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更为严重。从自然和社会经济角度,以上海市为例分析2003年夏、冬季节“电荒”产生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1)西南地区?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地处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转换处,落差大。
(2)浙江?广东?能量密集,原料运输量小,地区适应性强。
(3)①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量增加;②长江三角洲地区常规能源缺乏,需要从外地调入,而外地能调入的电量有限;③夏季的高温和冬季的低温使用电量大幅上扬(空调等大量使用);④夏季的高温干旱和冬季的枯水位,造成水力发电量减少等。
本题解析:从图中数据可看出西南地区水电比重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西南地势落差大和降水丰富。我国核电占的比重还较小,主要是投资巨大,但有很多好处,如运输量小等。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但能源资源严重缺乏,使其电力供应紧张。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E村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山青水碧,是省生态文明村。最近有家大公司计划在该村兴建化工厂,他们将给予村民一笔不小的土地征用费,还能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1)关于征地办厂一事,村民有人支持,也有人极力反对,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如果你是村民,请分别阐明你的意见及理由。
该地区在十一五规划中,为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拟设立一个建制镇。
(2)你认为镇驻地应设在图中哪一个村?理由是什么?
(3)根据当地的自然优势,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参考答案:(1)支持:建化工厂可吸纳村民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村民收入;要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破坏生态环境。
反对:建化工厂虽然经济效益显著,但易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D村?平原地形,地势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沿河临海,铁路通过,水陆交通便利
(3)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和低山、丘陵地形发展立体农业;立足临近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生产、海水养殖及农副产品加工;发挥依山傍海的自然景观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破坏海洋生态
本题解析:(1)开放性试题,合理即可,故支持的理由主要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等方面分析;而反对的理由主要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2)结合影响聚落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地形、河流、交通等因素分析,D村的区位条件最为优越。(3)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从三大产业的发展一一分析,从农业发展而言,该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故适宜发展立体农业,促进农林牧副渔业共同发展;且图示地区沿海,可发展海洋产业;从工业发展而言,该地区位于沿海地区,适宜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出口加工工业等;从第三产业发展而言,该地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适宜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但应主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点评: 本题结合区域环境考查区域发展,需要一定的知识拓展和应用能力,解题关键是形成区域发展的基本思维,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是
[? ]
A、乡村
B、自然风景区
C、城市
D、海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15分)

(1)西电东送工程中,全国有北、中、南三线,请说出北线与南线各主要依靠何种能源产生巨大的电能输出,电力各输往哪一主要工业区。(4分)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工程,(1分)它对上海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是(2分)?。
(3)简要评价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方案及意义(5分)
(4)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3分)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参考答案:
(1)矿物能源(煤)、京津唐工业区;水能、珠江三角洲工业区(4分)
(2)西气东输(1分) 缓解能源供求紧张的矛盾,促进经济发展;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利于环境保护,提高环境质量。(2分)
(3)优点:水量大,有京杭大运河工程量较小;劣势:水质差;地势低的地区向地势较高的华北地区调水,所以需逐级提水。(4分)?
意义:缓解北方水资源紧缺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1分)
(4)水资源南部多,北部少;(1分) 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东部地区供不应求;(1分)
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比较落后。(1分)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1)根据能源分布和工业区的分布,结合路线的起点和终点,判断为①起点在陕西、山西、内蒙古地区一带,煤炭丰富;终点为京津唐工业区——西电东送,②起点为新疆,天然气丰富,终点为长三角—西气东输;③起点为广西,云南一带,水能资源丰富,终点在珠三角—西电东输。
(2)图中,②线路线长,有西北到长江三角洲,气候类型依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同时由于地形的复杂,使得气候更加多变。我国能源工程的建设,是由于资源分布和市场需求的差异,从而平衡能源的供需矛盾,对源地和接受地影响巨大,接受地影响:缓解能源紧张局势;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改善大气的质量;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等。
(3)由于资源分布不均和市场供需矛盾。促进资源的跨区域的调配,由于纬度位置,受夏季风影响南方大于北方,南方降水量大于北方,故水资源的南方多与北方;我国东部经济发达,资源却贫乏,而西北经济欠发达,资源丰富,所以东部能源需求大于西部对能源的需求;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