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霜是指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降低到0℃以下,空气中水汽凝华而形成的一种大气现象。结合下图“某地某年1月1日无霜区的分布图”(图11)和表三“图中甲区域经?济结构”,回答下列各题。
表二:?甲区域经济结构

⑴分别说明甲、乙两区域没有霜情的主要原因。
⑵指出①、⑤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别并简述其成因。
⑶简要说明城市①—②—③沿线地势变化的特点。
参考答案:(1)甲地为四川盆地,周围(北部)山地阻挡了冷空气,使盆地内温暖;乙地纬度较低,气温高。
(2)⑤地降水量大于①地。①处于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⑤位于西南季风(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3)地势由高到低,呈阶梯状分布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1)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位于四川盆地,由于地形影响,故冬季气温较同纬度高,而无霜;乙位于云贵高原由于受纬度和地形因素的共同影响,故冬季气候温和,无霜。(2)图示①⑤之间为喜马拉雅山脉,从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角度分析两地的降水量的差异。(3)结合经纬度位置判断:①位于全国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②位于云贵高原,处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③位于两广丘陵,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列有关乍得湖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1分)
非洲乍得湖,位处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四国交界处,面积辽阔,一度成为非洲第四大湖泊。湖滨地势低平,多沼泽,芦苇生长茂盛。湖区东南部,沙里河以及洛贡河流域是重要的农业区,盛产棉花、花生、稻米、薯类等。
1960年代,乍得湖的湖面面积约为26,000平方公里(约有24个香港大),但直至2000年,它已缩小到仅余1,500平方公里(即约个半香港大),亦即它原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到了2007年,即便是在雨季涨水期,浅平宽广的乍得湖也没有如期伸展,面积始终不到2000平方公里。湖区生态环境严重失调,干旱程度愈演愈烈,农业收成和渔业产出持续减少,湖区2000万人面临饥荒威胁。
乍得湖在短短40多年间面积萎缩90%以上,除了大旱灾等自然因素,还要归因于乱砍滥伐、大规模灌溉以及在注入乍得湖的河流上修建水库等人为因素。

读乍得湖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和乍得湖历年水位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位于______沙漠以南地区。乍得湖水系支流集中分布在湖泊的___部,径流季节变化___(大或小)是该河突出的水文特征。(3分)
(2)简要说明乍得湖历年水位变化特点及原因。(2分)
(3)非洲矿产资十分丰富,简述非洲出口矿产对其经济有何影响?(2分)
(4)本地区人口的增长迅速,对环境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非洲要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就必须协调人地关系。请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参考答案:
(1)撒哈拉;西南部;大(3分)
(2)水位变化较大。入湖河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年际变率较大。(2分)
(3)矿产出口将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矿产品属初级产品,出口价格低廉,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2分)
(4)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资,发展循环经济;搞好国土整治;加强国际合作。(4分)
本题解析:
(1)图中分析,乍得湖在赤道以北,撒哈拉沙漠以南;河流集中在南部;乍得湖分布在10°N—20°N之间,为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故河流的径流变化大。
(2)乍得湖分布在10°N—20°N之间,为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故该湖的水位变化大。
(3)学生思考“影响”,必须要辩证的思维,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题中反映影响集中在经济上:有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居民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加强全球合作和分工,融入经济的全球化;增加外汇的收入。不利:初级产品,价格低,附加值小,收入有限;经济结构单一等。
(4)人口的增加,植被的破坏,荒漠化的加剧使得人地矛盾突出。而问题的解决遵循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在源头控制,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保护植被,退耕还林;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资源污染;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国际合作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启动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依据的是
A.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
B.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迅速增长
C.我国东部地区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
D.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有现成的输气管道可以利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启动西气东输工程是因为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迅速增长,而我国东部地区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但是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没有现成的输气管道,需要重新铺设。故选D。
考点:西气东输工程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依据,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天然植被是(?)
A.荒漠草原、荒漠
B.草原
C.森林、草原
D.森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南北差异。我国秦岭以南为湿润地区,故天然植被为森林。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某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如下:油松、樟子松、白桦、白榆、杨、柳、油松、柠条、胡杨、云杉、侧柏、旱柳、小叶杨、梭梭、白刺、柽柳、枸杞、沙柳、沙棘、沙拐枣等。回答题。
小题1:该地区可能为(?)
A.长江中上游
B.南部沿海
C.西北干旱荒漠区
D.横断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