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①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增强?②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 ③大气反射地面辐射增强?④大气逆辐射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大是因人口多,排放源多;印度的城市人口比重为30%,其值较低;俄罗斯因扩大工业化,消耗的能源增多,排放的二氧化碳多,日本民用和办公场所消耗的能源占比重较大;而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因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美国经济发达,所消耗的化石能源多,所以排放的二氧化碳多。故选C。
小题2: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大气中吸收地面辐射的主要是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使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气温升高,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因此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而二氧化碳不会吸收太阳辐射,也不会对地面辐射产生反射。故选D。
小题3:人们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而引起了环境污染,影响了环境的的持续发展,所以违背了持续性原则;而公平性原则是指同代人之间、代际人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享有公平性权利;共同性原则是指各国和地区在保护环境中具有共同的义务。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说法,属于合理利用资源的有:
①施行“休渔”政策
②内蒙古草原区退耕还林
③山地陡坡修筑梯田 
④煤炭脱硫后燃烧
⑤适度开采地下水
⑥围湖造田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②内蒙古草原应退耕还“草”;③陡坡修梯田可能加重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问题;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十一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1~3题。1.这种划分是按2.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3.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A.单一指标划分的
B.自然指标划分的
C.综合指标划分的
D.地理位置划分的
E.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
F.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
G.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
H.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
I.整体性
G.差异性
开放性
阶段性
参考答案:1. C
2. A
3.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区域的划分。划分区域的指标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本题中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对国土空间进行划分。属于综合指标。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区域的界线不一定十分明确。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本题考查区域的特征。区域的特征:包括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区域划分的主要是在区域差异性基础上划分的。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区域之间区域差异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有 
[? ]
A、气象灾害减少
B、南极冰川面积扩大
C、全球温度带北移
D、海平面上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 ℃~5.8 ℃,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气候变暖的影响可能有
①冰川退缩 ②冻土融化 ③气候更加适宜生物生长,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 
④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大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小题2: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B.中纬度温带地区变得湿润
C.高纬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D.从全球看,利大于弊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变暖。
小题1:全球变暖则高山的冰川大量融化,使冰川退缩;地下冻土融化;而全球变化影响全球的生态环境,影响动植物的生存;故③错误。而由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故短缺内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增加,但长期来看由于冰川减少,故使湖泊的补给量减少,而使湖泊水量减少,故④错误。
小题2:全球变暖,使部分冰川融化,且海水体积膨胀,而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