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A.昼长夜短,昼先变短,后变长 B.昼长夜短,昼先变长,后变短 C.昼短夜长,昼先变短,后变长 D.昼短夜长,昼先变长,后变短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纽约属西五区,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
小题2:三名宇航员在太空停留的时间由材料可以知为6月11日至6月26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段时间内北京的昼夜变化是昼先变长,再变短;同时该时段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北半球,因此是昼长夜短。
小题3:此时段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由北回归线附近向南北两侧递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假如黄赤交角变小,那么热带范围将会变小,寒带范围也会变小。(?)
参考答案:正确
本题解析:黄赤交角变小,即回归线度数变小,故热带范围变小;极圈度数变大,而极圈到极点之间的范围变小,即寒带变小。热带、寒带的范围都变小,则温带范围变大。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黄赤交角的变化对回归线和极圈度数的变化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下面两幅图。(左图:二分二至日我国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图;右图:地球公转示意图。)(每空1分,共11分)
(1)左图表示的地点应位于__________(纬度)
(2)当地球运行到右图中A位置时,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我国共有______省(区)可受到太阳光的直射。此时,北京盛行______风,我国北方河流水位进入______期(丰水、枯水)。
(3)当地球运行到右图中B位置时是____月____日前后,在左图上是哪一点____(代号)。
(4)当地球运行到右图中C位置时,太阳光直射在______(纬线上),这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季节是____。
参考答案:(1)北纬40°
(2)90? 5个?偏南?丰水
(3)9? 23? F
(4)23°26′S?冬至?冬季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综合分析。
(1)利用春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位于正南50°,计算当地纬度为北纬40°;
(2)根据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A表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我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省区有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和台湾。此时为我国夏季,故北京盛行东南风,为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季,故北方地区的河流进入丰水期。
(3)根据A表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夏至日,C表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冬至日,则B表示秋分日;春秋分日,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故为F点。
(4)C位置表示冬至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a、b、c、d四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图,完成下面两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a、c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a、c在同一纬线上,且a在c的正东
B.a、c纬度相同,且一南一北
c.a、c在同一纬线上,且a在c的正西
D.a、c正年太阳高度相同,且一南一北
小题2:下刊关于图中b、d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b、d在同一经线上,且b在d的正北
B.b、d在同一经线上,且b在d的正南
C.b、d在同一经线上,且b的纬度比d高
D.b、d在同一经线上,且b的纬度比d低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像曲线来看,“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昼长也相同,因此判断其在同一纬线上,由于a的太阳升起时间比c早10个小时,表明a、c两地经度相差150°,且a应在c的正东。
小题2:从图像曲缝来看,b、d均在北京时间14点时.太阳高度达一天最大值,表明其地方时相同,即两地应位于同一经线上.同时b的昼长为12小时,应位于赤道,且正午太阳高度为80°,推断太阳直射点有可能位于10°N或l0°S;而d的昼长为24小时,刚好出现了极昼现象,表明其纬度有可能为80°N或80°S。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人地关系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