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A.高纬大陆上冬季高压势力增强 B.低纬海区台风强度减小 C.中纬内陆地区干旱面积减小 D.沿海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高山雪线的海拔高度升高;气候变暖,高山的森林、草原界线海拔高度上移;气候变暖,一些原来因为温度低不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的地区也能种植水稻、小麦,水稻、小麦生长分界线向高纬度迁移。气候变暖,原来因为热量条件不足不能生长橡胶、甘蔗的地区也能种植橡胶、甘蔗,橡胶、甘蔗能够生长的纬度升高,栽培的北界就向高纬度迁移。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高纬大陆上冬季的温度将会升高,冬季高压的势力将会减弱;台风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的广阔洋面上,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低纬海区的温度升高,形成台风的可能性增加,台风的强度也会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地区的蒸发量加大,干旱的面积也会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因为海水入侵,地下水位升高,含盐量增加,盐分容易运动到土壤表层,土壤盐碱化加重。
小题3: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主要就是指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能把地面长波辐射绝大部分吸收。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空气中温室气体减少,吸收的地面辐射就会减少。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O年将升高约?℃;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和?℃。(3分)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3分)
(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0.30~0.32? 1.1~1.5 1.6~2? (3分)
(2)(3分)
(3)海平面上升,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坐标,分别读出A、B、C预案到2100年,温度升高值依次为:4.10C、2.80C、2.30C左右。A预案比2000年升高约3.10C,每10年升高0.30C多一点点,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4.10C-2.80C≈1.30C,4.10C-2.30C≈1.80C.
(2)A预案温度升高值最高,说明排放温室气体最多,应是大量消耗化石能源,所以连接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B预案温度升高值较低,说明对现在的能源消费结构有所改善,天然气排放的温室气体比煤炭、石油要少,所以连接天然气广泛取代煤炭; C预案温度升高值最低,说明对现在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很大改善,所以连接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3)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冰川融化,致使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大气蒸发能力增强,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会使有些地区变得干旱,有些地区降水会增加,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全球变暖,气温升高,降水和干湿状况改变,会改变生物的生存环境,使原有的生物难以适应改变了的环境,导致生态平衡破坏,物种灭绝加剧。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
对照上图,近百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浙江省宁波鄞江的上游樟溪流在到达鄞江镇后,就呈一个"丫"字状形式分为两岔,一支流入鄞江,一支流入南塘河。鄞江是"江",而南塘河是"河"。南塘河水流经鄞西,既灌溉了这里的农业,又成了宁波市的饮用水源。
材料二:它山堰位于鄞江上游出山处的四明山与它山之间,是用条石砌筑的一座上、下各36级的拦河滚水坝。堰顶长42丈,用80块半条石板砌筑而成。堰身中空,用大木梁作支架。据记载,堰的设计可做到"涝则七分水入于江(奉化江),三分入于溪(南塘河),以泄暴流;旱则七分入溪,三分入江,以供灌溉"。它山堰灌渠示意如下图所示:
(1)宁波已被列入全国性的缺水城市之一,成为丰水地带的缺水型城市。试分析宁波缺水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鄞县,许多村镇名称大多带有堰、埭、锲、塘、墩、桥、汇、江、港、浦等历史痕迹。据此推断当地村落形态多呈______状,试分析当地聚落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山堰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位于四川省与它山堰建设理念相似的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宁波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季节性缺水严重;河流短小,河川径流量有限;经济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城市生产、生活污水造成了水污染,水质不断下降。(合理即可)
(2)线(带);主导因素为河流。原因:南方平原地区河网密布,河流为城市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和供水条件。
(3)排涝、灌溉;都江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 石油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液”,它既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也是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近些年来,我国的石油进口量逐渐增加,分析下图并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2002年我国石油进口量约为1993年的_______倍。
(2)简要说明近1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造业的能源消费偏高是我国石油进口增加的原因之一。试说明我国制造业降低能耗的对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4.4
(2)煤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石油、天然气、水能所占比重有所上升。
(3)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减少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工业区位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