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R河是?,它的主要补给是 ,该河流河水流量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 (4分)
(2)描述A区域降水情况,并分析原因。(3分)?
(3) 水稻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地区和高原东北部,请你评价印度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3分)
参考答案:(1)恒河,大气降水,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4分)
(2)降水丰富且集中于夏季,原因:夏季西南季风经过地形抬升多地形雨(3分)
(3)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水热条件好,雨热同期;土壤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经验丰富,精耕细作,单产量高;稻米是人们喜爱的食粮.(任答3点得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南亚。(1)结合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该地区为南亚,R河流为印度东北部的恒河;位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故河流水量的补给主要是降水。河流流量的变化主要从季风气候考虑。(2)利用等降水量线分布可知,主要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从地形雨角度分析。(3)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区位条件,可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技术、政策、劳动力、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3分)读“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对比A处和C处气压,较高的是?,原因是?。(2分)
(2)据研究,该地区地表水的直接蒸发量很小,原因是?。(2分)
(3)来自本地区的水汽经上升、冷却降到地面,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海洋名称)(1分)。
(4)近年来亚马孙流域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少(约20%),为什么?(3分)
(5)降水量虽然减少,但雨季流入江河的水量反而增加了,为什么?(3分)
(6)保护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何重大意义?(2分)
参考答案:(1)A处(1分)?A处海拔比C处低(1分)?
(2)植物的蒸腾作用(2分)
(2)大西洋(1分)
(3)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空中的水汽含量减少(3分)
(4)森林破坏,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汇入河流的雨水增多(3分)
(5)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保持生物多样性。(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北美湿润的气流主要来自于
A 太平洋? B 北冰洋? C 大西洋? D印度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收到高山的阻挡不能深入。而东部低缓山地对大西洋气流阻挡作用不显著。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2009年2月的澳大利亚,当东南部备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时,东北部又遭受洪水侵袭,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影像资料是通过( )技术获取的,在获取当日,B处盛行风向为( ),判断的理由是( )。(3分)
(2)C处的地下水类型是( ),储存该地下水的地质构造是( )。(2分)
(3)流经①处的洋流是( )(寒、暖)流,受这一洋流影响,沿岸的气候更加( )(干旱、湿润)。(2分)
(4)试分析比较A、B两处气候特征的异同。(4分)
参考答案:(1)RS(遥感) 西北风 图中山火产生的烟雾向东南方向飘散 (3分)
(2)承压水 向斜(2分)
(3)寒 干旱(2分)
(4)①同:都有明显的旱雨季节,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2分)
②异:A处夏季炎热多雨,冬季高温少雨,雨热同期;B处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澳大利亚。
(1)获取影像资料利用RS。利于图片信息,浓烟的飘散方向判断风向。
(2)地下水分为潜水和承压水。向斜储水。
(3)①位于澳大利亚西部,为西澳大利亚寒流,降温减湿。
(4)A为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温少雨,B表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分析我国华北和美国西北部水资源调入区缺水自然原因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
共同点:年降水总量较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不同点:我国华北调入区春季升温快,蒸发强烈;春季降水少;降水年际变化大。美国西北部调入区夏季降水少;地处背风坡,加剧干旱。
本题解析:
根据两区域的位置,判断两区域的气候特点,进而分析缺水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