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美国、俄罗斯、日本简图回答问题? (15分)
(1)完成表中空格
? 三个国家图
| 
| 
| 
|
图中所示山脉
| /
| 阿巴拉契亚山脉
| ?
|
最长河流
| /
| ?
| 伏尔加河
|
西部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 ?
| ?
| ?
|
共同濒临海洋
| ?
|
共有的热量带
| ?
|
(2)俄罗斯最东部的地形区是?;美国中部地形区是?;三国中?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
参考答案:(1)
图中山脉
?
?
乌拉尔山脉
最长河流
?
密西西比河
?
西部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畜牧业灌溉农业
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
共临的海洋
太平洋
共有的热量带
(北,中,暖)温带
(2)东西伯利亚山地?密西西比河平原?日本?美国
本题解析:(1)图示依次为日本、美国和俄罗斯。俄罗斯中部作为亚欧分界线的著名山脉为乌拉尔山脉;美国最长的河流为密西西比河;日本主要位于季风区,西部地区的主要地形为平原,且人口稠密,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美国西部山区,降水少,草原广阔,故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俄罗斯的西部地区,水热条件较为优越,是该国主要的种植业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商品谷物农业。三国都濒临太平洋。由于主要都位于中纬度地区,故气候都有温带气候。(2)俄罗斯的地形自西向东有: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美国的地形分为:东部阿巴拉契亚山地、中部中央大平原和西部落基山地。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为日本。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为美国。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环境概况,并可结合地图进行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和地图的把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袋鼠、鸸鹋出现在哪个国家的国徽图案上
A.澳大利亚
B.新西兰
C.巴西
D.古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袋鼠、鸸鹋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所以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国徽图案上。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24分)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西部地形特征。(6分)
(2)从地形角度考虑该地不同农业部门应如何分布。(6分)
(3)比较甲乙两处湄公河流域面积特征并简述其原因。(6分)
(4)图上虚线处冬季多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简述其形成。(6分)
参考答案:
(1)北高南低;(2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分)大河下游和河口为冲积平原。(2分)
(2)山区可以林业;(2分)缓坡可以考虑梯田发展种植业;(2分)平原地带发展水稻种植河谷地带发展渔业。(2分)
(3)甲处流域面积狭窄而乙处宽广。(2分)
原因:甲处位于河流上游,山高谷深,少支流汇入,因而流域面积狭窄;(2分)乙处位于河流下游,平原地带,便于支流汇入,因而流域面积大。(2分)
(4)该处为云贵高原,整体北低南高,(2分)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被地形阻挡,(2分)与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云贵高原胶着,形成昆明准静止锋。(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图例判断,图示西部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大河下游和河口为冲积平原。
(2)从地形角度考虑,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山区地势陡,耕作不便,易造成水土流失,所以可以发展林业。缓坡可以考虑修梯田,发展种植业。平原地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可以发展水稻种植,河谷地带利用水域多的优势,发展渔业。
(3)从流域面积看,甲处位于峡谷中,位于河流上游,山高谷深,少支流汇入,因而流域面积狭窄。乙处位于河流下游地区,平原地带,便于支流汇入,因而流域面积大。
(4)读图可知,虚线处为云贵高原,由于地形阻挡,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云贵高原相遇,二者势力相当,在这里徘徊,形成昆明准静止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澳大利亚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场多是规模较小的混合型农业
B.农场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是为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C.澳大利亚坚持“土—草—市场”的农业模式
D.灌溉成为墨累达令盆地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
材料一?俄罗斯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丙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

材料三?某年俄罗斯相关数据统计

(1)据材料一,分析连接俄罗斯东西的主要交通方式以____为主,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2)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丙三河流春季径流比重大的主要原因。(2分)
(3)据材料三,评价俄罗斯亚洲部分发展经济的条件。(6分)
(4)简述俄罗斯人口迁移对流入地的主要意义。(3分)
参考答案:
(1)铁路(运输)?①东西距离远(或国土面积大);②资源地与消费市场距离远,货运量大;
③冰封期长,水运不发达。
(2)冬季积雪多,春季气温升高,融雪补给量大。
(3)优势条件: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
劣势条件:人口少;气候严寒;农业用地不足;科技力量薄弱;开发历史短。
(4)①缓解劳动力短缺状况;②有利于资源开发;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④缩小东西部经济的差距。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俄罗斯。
(1)由于俄罗斯东西方向距离远;河流主要成南北流向,且北部沿海纬度高,不利于海运,故东西方向的运输主要靠铁路。
(2)春季流量大,说明主要的补给来自积雪融水,主要从气温等方面分析。
(3)注意评价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结合区域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地、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资源、市场、科技、劳动力、历史基础)等方面方向。
(4)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的影响主要从有利方面,提供劳动力,促进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不利:给城市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