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太湖石→昆石 B.雨花石→砾岩 C.雨花石→昆石 D.砾岩→昆石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 雨花石具有很好的磨圆度,说明经过了长途搬运,它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昆石为变质作用形成,与内力作用有关;石灰岩是沉积岩,与外力作用有关;
【小题2】雨花石存在于砾石层,因此,从物质循环角度, 雨花石→砾岩转化可能实现.
考点:地壳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常用单位为m3/s。流速是指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流量和流速是影响河流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的重要因素。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若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水流面积为50m2,流速为300m/s。则该处河流断面的流量为( )
A.300m3/s
B.500m3/s
C.1500m3/s
D.15000m3/s
【小题3】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凹岸侵蚀,凸岸沉积,① 是凸岸,②是凹岸,所以侵蚀最活跃的是②,所以B正确。
【小题2】河流断面的流量等于水流面积乘以流速 ,即50X300="15000" m3/s,D正确。
【小题3】① 是凸岸,沉积,坡度缓,②是凹岸,侵蚀,坡度陡,所以A正确。
考点:河流侵蚀作用。
点评:理解凹岸侵蚀,凸岸沉积的现象,凸岸,沉积,坡度缓,利于淘金;凹岸,侵蚀,坡度陡,利于建港口。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1为四处景观,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关于形成图1中四处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冰川侵蚀
B.②—海浪沉积
C.③—风力侵蚀
D.④—流水侵蚀
小题2:澳大利亚石灰岩海岸的形成主要与下列哪些物质循环有关? ( )。
①地壳物质循环 ②碳循环 ③水循环 ④生物循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3:形成图1中四处景观的主要地质过程与图2中相关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甲→a→乙→b
B.②—d→丁→b→c
C.③—丙→c→d→丁
D.④—戊→b→c→d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解答本题主要应用关键词突破法。海岸地貌主要为海浪侵蚀地貌,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张家界砂岩峰林和甘肃景泰黄河砂砾岩石林为流水侵蚀地貌,分别分布在湿润地区和河流沿岸地区。
小题2:可能有不少同学不熟悉碳循环,因而要用优选熟项法先分析地壳物质循环、水循环和生物循环等在石灰岩海岸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石灰岩海岸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主要是由于水溶解了石灰岩以及海浪的机械侵蚀作用,这既有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也有水循环过程。生物循环中产生的有机酸对石灰岩也会产生溶蚀作用,但其作用十分有限,所以生物循环不是主要的。
小题3:图1中地质地貌景观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形成这些景观的地质作用中,外力作用尤其是侵蚀、搬运作用更为重要,“b→c”过程不能缺。另外,④图中石英砂岩为沉积岩,图2中戊为变质岩。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述四个选项关于上面对应的四幅景观照片所反映的地貌类型正确的是
A.黄土地貌
B.流水侵蚀地貌
C.风成地貌
D.海岸地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图表示风力侵蚀而形成的地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是由于流水侵蚀而形成的,A错误;B图表示桂林山水,属于流水侵蚀地貌,B正确;C图表示海岸景观,属于海水侵蚀而形成的地貌,C错误;D图表示“V”型谷地,属于流水侵蚀而形成的地貌,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低想,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景观图示判断不同的地貌特征,并结合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