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城市化过程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等过程。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自治区)2000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出关于四省市的结论正确的是2.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A.内蒙古的城市化进程最合理
B.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
C.重庆的城市化速度最快
D.贵州的滞后城市化程度最高
E.地形起伏较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F.第一产业发达
G.城市用地较为完整
H.城市化水平较高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从图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城市用地的经济密度分析城市化质量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根据图示内蒙古、上海、重庆、贵州四个省区的2000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反映出上海市的城市用地经济密度远高于内蒙古、重庆、贵州等省区,反映了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
2.据图可知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主要由于重庆是山城,地形起伏大,适合城市用地的部分土地上人口密度较大,而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上,地形平坦,适合城市用地的面积广。重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主要由于上海城市产生的GDP总量远高于重庆,反映了重庆市的经济效率低于上海,主要是由于重庆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上海落后。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环境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也称环境承栽力,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如目前我国人口数量为a、合理人口容量为b、环境人口容量为c,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2.某地区耕地的承载人口是9200万,森林的承载人口是1l000万,水资源的承载人口是8000万,土地的承载人口是9400万,则该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
A.aB.cE.8000万
F.9200万
G.9400万
H.1l000万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也就是能够承受的人口数量的极限,是一个警戒值。
人口合理容量:指地球以及它的各个部分对人口的合理负载能力,是一个理想值。我国人口数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但是超过了合理人口容量。所以b<a<c。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限制性因素。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我国两省区人口产业构成及人口增长柱状图,完成问题。
1.甲省区2.两省区
A.城市化速度较快
B.城市化水平高
C.城市规模大,数量大
D.处于郊区城市化阶段
E.人口文化素质较高
F.人口增长模式不同
G.均为欠发达地区
H.产业结构中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可知:甲省区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2.5%,城市化水平低。但发展潜力大,城市化发展速度快。
2.根据图示无论甲乙省区城市化水平都较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人口增长都是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从而可推断出两地均为欠发达地区 ,人口文化素质较低,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较多。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及人口增长模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通过学生的读图分析推断出甲乙两省的城市化现状及人口增长模式。
本题难度:简单
4、多选题 下列城市与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搭配正确的是
A.黄山——旅游城市
B.合肥——矿产城市
C.麦加——铁路枢纽
D.筑波——科技城市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合肥的发展主要是交通枢纽和政治中心,而非矿产城市;错误;麦加主要影响因素是宗教;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巴西的城市多分布于高原上是由于
A.平原面积狭小
B.受河流的影响
C.高原气候适宜
D.受政治因素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了地形、气候、河流、政治等要素对城市的分布,巴西的城市多分布于高原上是由于地势低的地方闷热,居住条件不利,而高原上气候适宜的缘故。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