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第25题,当太阳直射B点时,表示北半球夏至日,A项我国各地都昼长夜短。错误。B项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的达一年中最大。错误。C项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正确。D项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错误。
【小题1】第26题,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即B点。
【小题1】第27题,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当地纬度23.5°S和直射点纬度23.5°N的距离),计算得43°。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嫦娥二号’奔月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 ]
[? ]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00年1月1日,关于我国大陆迎来新千年第一缕阳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大陆最东点的黑龙江乌苏镇最先看到日出
B.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先看到日出
C.我国东部地区与经度相同的澳大利亚西海岸在同一时刻见到太阳
D.我国东南沿海比北方沿海先见到太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越偏北昼越短,日出越迟,A错;地势高先看到日出是针对当地地势低的地方而言,B错;因太阳直射南半球,经度相同的地方南方先看到日出,C错;我国东南沿海纬度较低,且位置偏东,所以先见到太阳。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大圆所示范围内为夜半球,北极圈内出现极夜,X点纬度为66°34′N,Y点经度是70°W。回答17~18题。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为
A.0:40
B.11:20
C.12:40
D.23:20
【小题2】P点位于X点的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目叙述:大圆所示范围内为夜半球,北极圈内出现极夜,X点纬度为66°34′N,Y点经度是70°W,绘制图形得出70°W的地方时为0:00,所以北京时间为12:40。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X点位于北极圈,经度为110°E,P点位于X点东南方。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该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 )
A.北方地势平坦开阔
B.正午太阳高度角北方比南方大
C.正午时楼房的影子北方比南方长
D.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我国北方正午时楼房的影子北方比南方长,住宅区的楼房间隔比南方更宽故选C。 解题的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点评:本题结合所学正午太阳高度考查楼房间距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下几方面:
(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地方时为12点。
(2)确定房屋朝向。为了冬季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越长,且日影方向总是背向太阳(为正南或正北方向)。
(4)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所在地区,进而判断该地区的其他地理特征。
(5)计算楼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解题的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
(6)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与地面夹角应为90°-H。
(7)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光热多,背阴坡得到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使同一自然带在阳坡的分布高度较高,在阴坡的分布高度较低。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城市与地理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