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八)
A.A、D、G、B、F B.B、E、D、A、F C.G、B、A、E、D D.G、F、B、D、A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 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下部岩层有明显的水平弯曲变形,说明该地发生过地壳水平运动;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说明地质史上发生过岩浆活动;与岩浆岩接触地带有变质岩存在,说明该地发生过变质作用;c为沉积物,说明有外力作用的影响。
【小题2】根据图示岩层的分布和地质作用的破坏关系分析,GBF属于下部沉积岩,越往下,越早沉积;由早到晚为G、B、F;A岩浆岩破坏了GBF等沉积岩层,反映了A晚于GBF岩层形成,在A沉积岩附近,出现变质岩E,反映E在A的岩浆作用之后较短的时间里发生了变质作用;D岩浆岩侵入了A岩浆岩,反映D在A后生成,故只有C正确。
【小题3】隧道选址应在背斜处,而F处为向斜,A错误;A为岩浆岩,不可能找到化石,B错误;2处地下为向斜构造,为良好的储水构造,开采石油应对应于地下的背斜构造,即从1处向下钻井,D错误;若c为沙质沉积物,其形态示意为沙丘,则缓坡一侧为迎风坡,故判断盛行风向为偏北风。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和影响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能通过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分析地质作用;根据岩层的被破坏关系,判断地质作用的先后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此时d地的盛行风向是 ,该地风向呈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2)①洋流按性质分属于 ,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 作用。
②海域位于板块与板块的 (消亡、生长)地带,宽度将不断 (缩小、扩大)。
(4)图示时期,地球的公转速度较 , 杭州市昼夜长短状况是 。
(5)澳大利亚的植被从a→b→c为荒漠到草原到森林的变化,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的
分异规律,这个分异规律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
参考答案:(20分)
(1) (4分)西(偏)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 (4分)寒流 降温减湿
(3) (4分)生长 扩大
(4) (4分)较快 昼短夜长
(5) (4分)从沿海到内陆 水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可以判断图示季节是北半球冬季,d地是我国冬季盛行西(偏)北风,冬季风的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①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按性质分属于寒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②海域为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属于生长边界交界地带,宽度将不断扩大。
(4)根据图中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可以判断图示季节是北半球冬季,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杭州市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
(5)澳大利亚的植被从a→b→c为荒漠到草原到森林的变化,从西部荒漠到草原到东部的森林,属于自然地理环境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这个分异规律产生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考点: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