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图1 “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地球光照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开始太空行走,28日着陆返回地球。

图1?图2
(1)图1中全球出现昼夜平分现象的位置是___?__(填字母)。
(2)图2所示时刻,北京时间是_____点。
(3)图2表示图1中_?(填字母)位置的光照图,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选择填空)。
A.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B.乙地正午人影最短
C.甲地比乙地后见到日出? D.丙地出现极昼现象
(4)“神舟七号”航天飞行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向______(方向)移动,地球运行在图1公转轨道的______(填序号)段。
(5)简述“神舟七号”航天飞行期间合肥地区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情况?。
(6)地球公转从B→C的过程中,速度变化情况是(? )
A.始终加快? B.先加快,后减慢
C.先减慢,后加快? D.始终减慢
参考答案:
(1)BD?
(2)8点?
(3)A?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AC?
(4)南?②?
(5)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6)A
本题解析:
(1)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节气为春分或秋分,所以填BD。
(2)根据0°经线地方时为0:00,所以北京时间为8:00。
(3)图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所以对于图1中A位置。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的范围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甲地位于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乙地位于赤道,正午太阳高度小于90°,正午人影不是最短,根据晨昏线的位置甲地较乙地后见到日出,丙地位于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4)神舟七号飞行日期2008年9月2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往南移动,处于图1的②段。
(5)“神舟七号”航天飞行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所以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6)地球公转从B→C的过程中,日期变化为9月23日到12月22日,接近近日点,但未到达,所以公转速度逐渐加快,所以选择A选项。
点评:地方时的计算需要注意东西位置。昼夜长短状况和变化情况叙述有差异,主要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所给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故A、B错误;顺着自转方向东经度数增加,西经度数减小,故C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为
A.12小时
B.23小时56分4秒
C.24小时
D.因地而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它制约着人们的起居作息,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以太阳为参照物,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也被称为一个太阳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A.①
B.③
C.②
D.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①图位于南半球,水流向左偏,北岸冲刷,①处沉积,A错。② 图在北半球,图中水流向右偏,② 处侵蚀严重,C 对。③图在北半球,图中水流向右偏,③处沉积,B错。④图在南半球,水流向左偏,南岸侵蚀,④处沉积,D错。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图1)和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图2)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1中P点的纬度,图2中N点对应的月份分别是(?)
A.60° 1月
B.30° 1月
C.60° 7月
D.30°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