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该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问题。

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天气系统的判读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风向可知,此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图中③处于接近低压中心的低压槽,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易形成暖锋,产生连续性降水。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6分)下图为世界某区域1月份0℃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中1月份0℃等温线在B处发生较大弯曲的原因,并指出随着全球变暖,极地冰川融化,该等温线的弯曲程度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4分)。
(2)分析A半岛西海岸冬季多雾的自然原因(6分)。
(3)分析 M 国海运业发达的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北大西洋暖流增温作用(2分) 向北弯曲程度减小(2分)
(2)受来自海洋的(西风) 暖湿气流影响,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水汽充足(4分),冬季陆地温度较低,水汽易凝结成雾(2分)。
(3)本国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漫长,优良港湾多;海运运费低,运量大;对外贸易发达,海运需求量大;造船业发达。(任答3点得6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主要原因该海域附近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具有增温作用。若全球气候变暖,该地区等温线弯曲程度将减小。
(2)A半岛沿海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水汽非常充足,受西风带影响,从海洋上带了暖湿气流,到达陆地,遇到冷空气,水汽凝结成雾。
(3)该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外贸易发达,海运需求量大;海运运费低,运量大;该岛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适合建港口。
考点:该题考查洋流对气候影响和海运发达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华北地区有谚语说冬季“十雾九晴”的意思是冬季大雾后多出现晴天,其原因是
A.晴天时,大气中尘埃多,凝结核多,易成雾
B.晴天时,大气中水汽的绝对含量多而成雾
C.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气温低,水汽易饱和而成雾
D.晴天时,地面水汽蒸发强易成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晚上的剧烈降温,故影响晚上的气温变化应从大气逆辐射角度分析,由于晴天晚上,云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差,故气温明显下降,而容易形成雾。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结合雾的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影响气温变化的主要大气热力作用的原理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34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在地球上出现了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独特的气候区域,如在下右图中大约10°N~20°N大陆西部地区以及30°N~40°N大陆西部地区均属这一情况。在30°N~40°N大陆西部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就即使在常年受同一大气环流控制地区内的不同地点,大气环流也存在差异。下图示意分别示意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左)和欧洲、非洲局部某时刻气压场分布(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刻气压形势在这一季节属于常态,请判断此刻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夏季还是冬季,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2)请判断M地此刻最可能的风向,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3)请根据图文材料,推测除文字材料中所述两个地区外图中理论上还可能出现因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区,并加以具体声明。(只需举一例进行说明即可,10分)
(4)N、P两地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请从所处位置及大气环流角度推测两地年降水量的异同并简要分析原因。(14分)
参考答案:
(1)冬季(2分) 理由:北大西洋为低压区或亚欧大陆中部为高压区(2分)
(2)偏西风(或西南风)(2分) 理由:空气沿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流动(2分),受到北半球右偏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2分)
(3)北回归线附近及偏南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中心控制区偏南)的大陆西部(2分) 说明:夏半年受来自内陆的东北信风控制(2分),降水稀少(2分),冬半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2分),降水稀少(2分)
或:60°N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偏南)的大陆西部(2分) 说明:夏季受西风控制(2分),降水较多(2分),冬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2分),降水较多(2分)
或:70°N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偏北)的大陆西部(2分) 说明:夏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2分),降水较多(2分),冬季受极地东风带控制(2分),降水少(2分)
(4)同及原因:位于为40°~60°大陆西岸(2分),常年受西风控制(2分),降水较多(2分)
异及原因:N地比P地纬度高(2分),N地处于西风中心控制区,P地位于西风边缘控制区(2分),N地西风强于P地(2分),N地年降水量大于P地(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右图中等压线分布状况分析,此时亚欧大陆为高压,说明陆地气温低于海洋,为北半球冬季。
(2)图中M为与高压中心北部,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在北半球受地砖偏向力右偏影响,形成西南风。
(3)结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因太阳直射点移动,使全球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出现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区;如北回归线至30°N之间大陆西岸,夏季受信风影响,降水稀少;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或60°N附近大陆西部,夏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多。
(4)N、P两地位于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因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将大西洋暖湿气流带到陆地,两地降水较多;
不同及原因:N、P两地虽都受西风影响,但西风影响强度不同,降水量多少有差别;N地纬度高于P地,受西风影响时间长,强度大,N地降水量多于P地。
考点: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风的形成;影响降水量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地面气压分布状况示意图”。

小题1:该天气系统的气压状况及中心气流流向为
A.高气压、上升
B.低气压、上升
C.高气压、下沉
D.低气压、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