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地理高频试题、高中地理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地球与地图 地球 地图: 地图的基本知识 等值线图 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 宇宙探测 人类认识的宇宙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内力作用与地貌 大气的热状况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 全球气压带 常见的天气系统 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大气的圈层结构 水的运动 陆地上水体 世界洋流分布 水资源利用 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要素 地域分异规律 陆地自然带 自然对人类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 全球气候变化 资源对人类生存: 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自然灾害发生 人口与城市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人口迁移 人口分布 人口性别 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的区位因素 地域文化 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生产 工业区位因素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交通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线路 交通运输布局 城市交通的特点 商业中心和国际贸易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 区域农业生产 人类与地理环境 人地关系思想 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环境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荒漠化的防治 水土流失的治理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 世界分区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国土整治 选修部分 宇宙与地球 太阳系和地月系 海洋地理 海洋和海岸带 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开发 海洋权益 旅游地理 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景观的欣赏 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文化景观 文明旅游 城乡规划 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与环境 主要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防灾与减灾 环境保护 资源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问题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 环境与发展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3S技术综合应用 地图与遥感 综合专题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2020-01-16 08:20:47 【

1、综合题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圈层Ⅰ代表________________;圈层Ⅱ代表_______________。
(2)A表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环境中获取________和__________;B表示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产生的_________又要排放到环境中去。
(3)C表示_________ 作用于环境;D表示环境对人类的_____________作用。
(4)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当人类向环境______________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___________速度,或者向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5)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可用图中的箭头__________表示,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可用图中_______箭头表示;酸雨可用图中箭头________表示;植树种草可用图中箭头______表示。


参考答案:
(1)人类社会?环境
(2)物质?能量?废弃物
(3)人类?反馈
(4)索取资源?再生?排放废弃物
(5)A? B? D?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类生存于环境之中,每时每刻都与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同时通过消费活动(包括生产和生活消费),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
(3)图示显示人类作用于环境,而环境又把它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
(4)如果人类生产活动符合自然规律,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则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环境造福于人类,形成人类与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如果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则环境质量不断下降产生种种环境问题。
(5)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是属于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属于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酸雨属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而反作用于人类社会;植树种草属于人类作用于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5-6题

小题1: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
①F表示资源开发
②F表示产业活动
③H表示废物排放
④H表示产品消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小题2: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①过度开发导致非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③生产过程导致工业农业污染排放
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地关系。
小题1:结合图示的循环关系,E表示从环境中获得资源,即资源的开发;F、G表示人类利用资源,即各类产业活动和产品的消费;H表示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之中。故②③正确。
小题2:E表示人类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故只有①④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西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 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4分)
(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6分)
(3)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4分)


参考答案:
(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2)条件:塬面宽阔,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海拔较高,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效益: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3)方案一(文字表述方式):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做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放入沼气池发酵可解决农民日常所需的能源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
方案二:

方案设计可用示意图,文字等方式表达,只要能针对实际问题,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具有可行性均可。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陕西地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地形起伏大,且土质疏松;陕西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如果过度开垦发展种植业,容易诱发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2)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优势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光、热、水、水热组合、昼夜温差)、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黄土高原面平坦,有利于耕作;同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温差大,有利有机质的积累;效益可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生态:果树种植,提高植被覆盖率,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果树种植业,减少耕作业的比值,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同时,随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果的需求量大,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3)从循环经济角度设计方案,即要遵循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排放,变废为宝原则.可针对题干中果业发展的问题“对症下药”,提出解决方案。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 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2.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A.环境污染指数逐年上升
B.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C.经济发展指数保持在相同水平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E.1995~2000年
F.1990~1995年
G.1985~1990年
H.2000~2005年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和三角坐标图的判读。
1.1985年---1995年能源消耗指数保持在0.55---0.65,即维持在较高水平,b说法正确。而此期间,环境污染指数有降低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有上升的趋势。
2.1995年---2000年,经济发展迅速,环境污染指数处于较低的水平,资源能源消耗指数下降的速度较快,因此该时期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好的时期。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10分)

(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4分)
(2)③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
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治理的措施是?。(6分)


参考答案:(1)(4分)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植被破坏严重?
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2)(6分) ③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大量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加之降水丰富,酸雨危害严重?
④地区黄土疏松,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坏,土地遭受流水侵蚀作用严重?
植树种草,搞好农田基本建设,走农林牧相结合的道路


本题解析:(1)①地区位于我国内蒙古东部的草原牧区,故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从草原的过度破坏分析;②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边缘,其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干旱、风力强和植被少分析。(2)③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酸雨的形成主要从酸性气体的排放和降水丰富等分析。④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其水土流失的原因应结合自然原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和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等分析。治理措施主要针对人为原因,从保护植被和工程建设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和形成原因,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