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人类历史进程的各个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不同,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资源也不同。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
A.农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
B.工业社会阶段——土地资源
C.后工业化阶段——气候资源
D.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矿产资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农业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很大,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制约性明显。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煤、铁、石油、天然气等矿产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由________变________,由_________到_________,由_________到_________。与此同时,人类为解决各种环境问题的___________思想,也在不断地进步与深化。
参考答案:弱;强;小;大;局部;全球;人地关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图,完成问题。(12分)

(1)印度半岛东北部和东西两侧沿海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2)试评价印度恒河三角洲发展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条件。
参考答案:(1)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2分
(2)有利条件:
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雨季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②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阔;
③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⑤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⑥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任4点8分)
不利条件: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很大,旱涝灾害多。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1)印度半岛的东北部和东西两侧沿海地区多为平原地区,其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故为水稻种植业地区;(2)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可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注意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并区分有利和不利条件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面等温线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图中示意的是该区域??(一月或七月)等温线分布状况。图中P点与Q点的距离约为???千米,沿线的自然植被以??为主。(6分)
(2)P地位于??地形区,Q地位于?地形区。(4分)
(3)该国的主要农业区分布在??地区,但向北流入北冰洋的三条大河的下游平原却几乎没有农田,主要原因是???。(6分)
(4)P点至Q点的地形剖面与甲、乙两示意图中的哪一幅基本相符?简要说明理由。(2分)

(5)该区域所在国家丰富的能源资源外运选择的主要运输方式是??。(2分)
(6)该国纬度最高的港口是???。
参考答案:
(1)七月? 1100?亚寒带针叶林(6分)?
(2)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4分)?
(3)东欧平原和南部顿河流域?一方面由于气候寒冷,生长期短,农作物无法生长,另一方面河流两岸及下游地区广布沼泽,无法进行耕作。(6分)?
(4)甲图?因P点至Q点中部气温低,海拔高。(2分)?
(5)管道运输?摩尔曼斯克(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2007年8月2日,一个俄罗斯科考队从北极点下潜至海底,插上一面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插旗这一举动“宣示主权”的意味浓厚,引起同为环北极国家加拿大、美国、挪威、丹麦等国的强烈反应。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各国争夺北极地区的主权,扩大北冰洋的领海范围,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有关北极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北极地区是北半球的“寒极”
B.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C.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我国北极考察站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
D.北冰洋的主权应为沿岸国家共同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