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某英国公司打算在印度建一农药厂,这一思路反映了
A.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B.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C.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具有比发达国家更好的投资环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农药厂生产污染严重,故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企业分布到发展中国家属于污染的转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结合材料中的工厂类型和产业转移的基本内容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36分)下面两图中,A、B两国都有世界上著名的特色农业,读图和材料回答:
材料一:A、B两国所在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B国相关气候资料

(1)简述A国发展乳肉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2)分析B国气候对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8分)
(3)说明近年来B国大力发展花卉和蔬菜生产的技术优势(4分),并分析其销售的时空思路。(8分)
(4)简述E海域与F海域之间洋流流向与形成原因(8分)
参考答案:(1)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降水均匀、多汁牧草广布。(8分)
(2)有利条件:热量充足(2分),光照充足(2分);不利条件:降水总量少(2分),雨热不同期(2分)。
(3)计算机控制下(2分)的滴灌和喷灌节水技术(2分)
冬半年(2分),反季节销售(2分);市场空间定位于西欧(2分)、北美(2分)
(4)表层海水由波罗的海流向北海(2分),底层海水由北海流向波罗的海(2分)。原因:波罗的海的盐度低于北海(2分),形成密度流(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长三角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自然环境优越,但矿产资源不足,故B项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我国不同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即可分析,注意结合选项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由长城站往西,依次经过的大洋是2.某运输机将长城站的科考设备运往中山站,飞行时间为26小时,一路上阳光普照,飞行的月份可能是3.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80°23′S,77°21′E),位于中山站的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E.3月
F.6月
G.9月
H.12月
I.西南方向
G.东北方向
东南方向
西北方向
参考答案:1. A
2. D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长城站往西,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2.某运输机将长城站的科考设备运往中山站,飞行时间为26小时,一路上阳光普照,说明南极附近为极昼现象,12月22日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最大,故飞行的月份可能是12月。
3.因为中山站地理坐标是南纬69°22′24〃,东径76°22′?40〃,因此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80°23′S,77°21′E)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南极洲。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南极洲概况。南极洲是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大洲,四周环绕着南冰洋,外接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南极洲的土地面积约有1400万平方公里,位列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之后,是世界上第五大洲。南极洲冰盖厚度平均达到1.6千米。冰盖覆盖下的是高原和山地,海拔达到2000米以上,是世界上平均纬度和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2)明确飞行时间26小时却阳光普照,故表示南极洲为极昼。(3)明确中山站的地理坐标。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下面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中的西北、青藏地区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图中反映出在经济发展中所具备的优势是?、?。
(2)从空中俯瞰ABC三地的地表植被差异明显,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产生原因是?。
(3)C所在省区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是?,为改善本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至少答出2点)
?。
(4)青藏铁路现已通车,在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5)西气东输是我国“十五”计划四大重点工程之一,其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盆地,该工程对输入地的影响主要(至少答出2点)有?。
参考答案:
(1)矿产资源丰富、地域辽阔(1空1分)
(2)干湿度(经度)、水分自东向西减少(水分条件差异)(1空1分)
(3)土地荒漠化(土地冻土)(1分)
退牧还草、禁樵禁采、建设生态林、发展人工草场、推广栏养等(写对2点得2分)
(4)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1空1分)
(5)塔里木(1分)、有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社会经济发展(1点1分)
本题解析:
(1)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从资源,矿产等方面分析。
(2)A-B-C是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水分。
(3)C是新疆,环境问题主要是荒漠化。荒漠化治理措施从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等方面分析。
(4)青藏铁路的自然障碍从地势、气候、冻土等方面分析。
(5)西气东输主要是塔里木盆地。影响从能源消费结构、环境质量的改善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