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水的运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雨水、冰雪融水 B.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雨水 D.冰雪融水、雨水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两河流域气候差异大,河流的水量大不相同,乙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支流众多,支流密度大,甲河主要流经草原和沙漠气候区,降水少,水系不发达,支流密度小。故选C。
【小题2】根据非洲自然环境特点可知,两河主要补给水源都是雨水。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a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b、图c分别表示四地气温和降水统计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读图a,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分布规律是                         。(2分)
(2)K海域著名的渔场是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3分)
(3)图a中阴影代表的自然带是          ,该自然带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布具有纬度差异,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2分)
(4)甲、乙、丙、丁四地与图a中①地气候类型一致的是      ,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      ;与②地气候类型一致的是      ,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4分)
(5)试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          (3分)
参考答案:
(1)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呈顺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2分)
(2)北海道渔场(1分)   寒暖流交汇,鱼种丰富,饵料丰富(2分)
(3)亚寒带针林带(1分)   洋流(1分)。
(4)甲(1分)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季风交替控制(1分)
丁(1分)  全年温和湿润(1分)
(5)同:降水集中(1分)
异: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1分);甲地年降水量比乙地小(1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海陆轮廓分析,该图为北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北半球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洋流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大洋环流为顺时针方向流动。
(2)K为亚欧大陆东部,日本海域,在此因有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浮游生物被带到表层,饵料丰富,形成北海道渔场。
(3)阴影部分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对应的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亚寒带针叶林分布纬度高于大陆东岸,因大陆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4)甲地最冷月均温小于0,根据降水量分析,甲为温带季风气候;乙为热带季风气候,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丁为地中海气候;图a中①地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位于中纬度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与甲地符合;温带季风气候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与丁符合,因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全年温和湿润。
(5)气候特征从气温和降水分析;根据上题分析,甲、乙均温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但甲夏季高温,年温差大,乙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并且乙的降水量多于甲。
考点:区域定位;渔场成因及分布;气候类型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有大循环之称的是?(?)
A.发生领域最大的海陆间循环
B.发生在人类居住的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的内陆循环
C.每年循环量最大的海上内循环
D.地球水和太空水的循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由于海陆间循环跨越陆地和海洋,且使陆地淡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和补充,故与人类关系最密切,被称为海陆间大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9分)
(1)填出海陆间循环各个环节名称:
A              B               C              D              
(2)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                ,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3)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是            和          。
(4)各环节中,能使陆地上淡水不断得以补充的是         ,人类影响最大的是         ,三种循环所共有的是         (填字母代号)。
(5)如何理解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参考答案:(1)—(4)小题每空0.5分
(1)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2)补充  更新
(3)太阳能 重力能
(4)B  D   AC
(5)陆地水通过海陆间循环,能够不断得到补充、更新,总量不会减少。但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者水资源遭到污染,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4分)
本题解析:(1)据图可知,A是蒸发,B是水汽输送,C表示降水,D为地表径流。
(2)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3)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和重力能。
(4)各环节中,能使陆地上淡水不断得以补充的是水汽输送,对应字母B,人类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对应图中字母D,三种循环所共有的是蒸发和降水,分别对应字母A、C。
(5)陆地淡水通过海陆间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更新,总量不会减少,所以说可以永续利用。但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者水资源遭到污染,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
考点:水循环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的动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其三条主要支流——阿克苏河、叶尔羌河与和田河沿岸绿洲是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场所。读下图、下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塔里木河下游区来水量明显小于三条支流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温度高,蒸发旺盛
B.沙质土壤,地表水下渗严重
C.支流及上中游沿岸绿洲大量引水
D.上中游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
【小题2】为促进塔里木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①实施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分配、管理   ②以水定地,确定各绿洲适宜发展规模
③扩大和田河流域绿洲规模,发展经济   ④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⑤全面实施退耕还林,保护其生态环境   ⑥在上游修建水库,增加下游区来水量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塔里木河下游区来水量明显小于三条支流,主要是支流及上中游沿岸绿洲大量引水造成,C对。气候、土质条件差异不大,A、B错。上、中游无跨流域调水工程,D错。
【小题2】为促进塔里木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实施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分配、管理,①对。以水定地,确定各绿洲适宜发展规模,②对。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扩大和田河流域绿洲规模,发展经济,③错。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发展节水农业,④对。不必要全面实施退耕还林,保护其生态环境,也要发展经济,⑤错。在上游修建水库,不能增加下游区来水量,⑥错。C对。
考点:河流水文特征差异及原因,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人口增长与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