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 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当前,交通运输已成为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据此回答23~24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重力能等,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它将高山削平,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图①和④为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或错位;②为风力侵蚀地貌,③为流水沉积地貌。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一般来说,布局城市的理想环境是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4分)2013年11月23日,索契冬奥会火炬在贝加尔湖湖底成功传递。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狭长弯曲,好像一轮弯月镶嵌在东西伯利亚南缘,是全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湖水清澈,俄国大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
(1)贝加尔湖是世界最古老的湖泊之一,位于欧亚板块内部,由于?形成的。(4分)
(2)贝加尔湖在冬季,湖水冻结至1米以上的深度,历时4—5个月。但是,湖内深处的温度一直保持不变,约3.5摄氏度;夏季却可以降低湖滨周围的炎热程度,有人说,贝加尔湖是一个天然双向的巨型“空调机”,对湖滨地区的气候起着调节作用。请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解释其成因。(12分)
(3)俄罗斯淡水储量居世界第一位,仅贝加尔湖的水量就占有世界淡水资源的22%。2010年5月14日,蒙古国驻华大使馆举办了“北水南调”新闻发布会,计划从贝加尔湖买水后调水经蒙古至我国北方地区,缓解我国北方的缺水问题,线路如上图所示。根据资料简述北水南调的意义。(8分)
参考答案:
(1)地壳断裂陷落(4分)
(2)贝加尔湖位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全年天气晴朗(2分),冬季贝加尔湖湖面结冰,但因为湖水清澈,阳光却能够透过冰层(2分),将太阳能输送给湖水,湖水储存太阳能(2分),因为冰面的阻隔作用(2分),在湖中形成“温室效应”(2分),使湖泊成为一个热源,减轻冬季的酷寒;夏季湖水解冻,大量吸热(2分),降低了炎热程度。
(3)北水南调工程可以为沿途地区带来观光旅游繁荣;
北水南调可以从减轻、抑制沙尘暴;
北水南调贝加尔湖水,灌溉蒙古高原,可以让广袤的沙漠戈壁变绿洲,为中蒙两国扩大更多粮田;
北水南调可以增加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的卖水收入;
北水南调可以帮助中国解决北方城市缺水问题;
北水南调可以让中俄蒙三国许多人获得更多就业机会
(调入区和调出区任答两点,共四点,8分)
本题解析:
(1)贝加尔湖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岩层断裂陷落形成的。
(2)读图,根据图中经纬度分析,贝加尔湖位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全年天气晴朗。冬季贝加尔湖湖面结冰,但因为湖水清澈,阳光却能够透过冰层,将太阳能输送给湖水,湖水储存太阳能,因为冰面的阻隔作用,在湖中形成“温室效应”,热量不易散失,使湖泊成为一个热源,减轻冬季的酷寒。夏季湖水解冻,大量吸热,降低了炎热程度。对湖滨地区的气候起着调节作用。
(3)北水南调工程可以为沿途地区带来观光旅游资源,增加经济繁荣。北水南调可以增加沿途的淡水资源,从而减轻、抑制沙尘暴危害。沿线用贝加尔湖水,灌溉蒙古高原,可以让广袤的沙漠戈壁变绿洲,为中蒙两国扩大更多粮田。北水南调可以增加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的卖水收入,帮助中国解决北方城市缺水问题,让中俄蒙三国许多人获得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中、蒙、俄三国共同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江西三清山是花岗岩山岳峰林地貌的一个天然博物馆,被中外专家一致称为是“西太平洋地区最美的花岗岩区”。“东方女神”为世界“绝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东方女神风景的岩石属于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的( )
【小题2】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B.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外力作用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D.外力作用—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景观岩石属于花岗岩。读右图,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只能由岩浆侵入地壳中冷凝形成。根据图中箭头判断,A是花岗岩,选项A对。根据图中字母分布分析,B应是喷出地表的喷出岩,也叫玄武岩,B错。C是沉积物固结形成的,是沉积岩,C错。D是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D错。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的岩层位置分析,地质作用先是岩浆侵入地壳,冷凝形成花岗岩,后来地壳抬升,露出地表,被外力作用侵蚀,形成地貌景观,C对。
考点:地貌景观,岩石类型及转化条件,地质作用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城市与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