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十)
A.气温低 B.流量小 C.降水少 D.冰缝多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题干及图示分析,温暖期分别在公元前2700年-前1300年左右、公元前100-公元200年左右、500年-1000年左右,结合选项只有B项正确。
【小题2】从材料“横穿支离破碎的冰川、冰缝及横渡汹涌的南木扎尔特河都给徒步探险者构成极大威胁”分析,夏季气温高,冰川融化多,多冰缝,而春秋季节气温较低,冰川融化少,更安全,所以选B项。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徒步探险安全季节的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亚洲东部10月23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小题。
【小题1】图中所画的四条线中,风力最大的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小题2】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Ⅲ附近a、b两地间的气压分布状况的是(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Ⅳ最大,故Ⅳ地风力最大。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a以北为低压,b以南为低压,Ⅲ线为一高压脊,故ab之间的气压高于其南北两侧,而图示a更接近1010等压线,气压较低。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表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风力≥8级的日数 | 1.5 | 1.9 | 3.7 | 5.6 | 3.6 | 1.0 | 0.6 | 0.3 | 0.4 | 0.8 | 1.4 | 0.6 |
平均气温(℃) | -3.2 | -0.7 | 6.4 | 13.7 | 21.2 | 26.0 | 27.3 | 26.3 | 20.6 | 14.4 | 6.3 | -0.7 |
降水量(mm) | 3.3 | 7.3 | 9.1 | 43.2 | 33.3 | 54.5 | 247.3 | 166.8 | 48.9 | 26.2 | 26.0 | 3.5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表中数据可知冬季气温低于0℃,由此判断此地位于北方地区,故A、B错误;我国东北部的松嫩平原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故C错误;由降水量数据可知该地夏季降水集中,冬季降水较少,且雨热同期,此地为典型温带季风气候区,故D正确。
【小题2】读降水量数据可知该地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7月多阴雨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5月降水较少晴朗天气为主,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量高于7月,故C正确。
考点:我国典型季风气候特征,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乙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全球变暖的热力原因为:温室气体吸收地面辐射后,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补偿给大地,使近地面气温升高,图乙中④为大气逆辐射,D正确。
【小题2】“地球变暗”即大气能见度降低,是因为太阳辐射被削弱了,即图乙中的②(大气的反射作用),B正确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