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差异: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注意结合图示应面对河流流向来看判断其偏向;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选项中①图河流上游位于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则水流都向南岸冲刷,则北岸泥沙淤积,其下游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则水流都向北岸冲刷,南岸泥沙淤积。②图河流上下游均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则河流上游、下游水流都向北岸冲刷,南岸泥沙淤积,不符合题意;同理可判断③④图。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判断。(10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第(1)题,由图知:南极圈内为极昼现象,故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因为东经90度平分昼半球,故东经90度的地方时为12点,因此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3.50S,90°E)。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读太阳光照图(左图)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 参考答案:(1)略(画图1分,标注文字注记1分) 本题解析:(1)晨昏线的基本特征: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背对阳光一侧为夜半球。(2)左图的晨昏线分布反映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故南半球出现昼长夜短,故日出最早;而B点位于A点东侧,故日出B点较A点早。图示C点出现昼长夜短,而AB都位于北半球出现昼短夜长,且两地纬度相同,故昼长相同。(3)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此时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4)北半球昼开始变短,说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判断为②--④时段。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生产活动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