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六)
A.此时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B.乙地的昼长大于甲地 C.日落时区时为18时 D.全球昼夜等长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高空等压面和近地面相反,根据图中等压面倾斜方向,在38°N附近的近地面是低压,37.5°N的近地面是高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所以甲地吹西南风,B对。
【小题2】两地纬度不同,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说明是二分日。夏至日时,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A错。冬季,乙地的昼长小于甲地,B错。日落时地方时为18时,区时不一定,C错。这一日,全球昼夜等长,D对。
考点:热力环流,地转偏向力,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区时和地方时。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某日半球昼夜分布图(阴影代表黑夜)和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日照图是观测者从右图中A、B、C三个位置中的 处所观测到的,其表示的节气是北半球的 。
(2)地球公转从 点到 点(填数字),我们教室朝南窗户阳光射入面积从最小到最大。
(3)地球公转在②位置时,温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且昼长较北京 (长或短)。
(4)地球公转从①到③的过程中,温州市政府大楼正午影子朝向变化情况是 ,影子长短变化是 。
参考答案:
(1)B 冬至日
(2)② ④
(3)昼最长夜最短 短
(4)不变(或 一直朝北) 先变短后变长
本题解析:
(1)左图日照图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北半球的冬至日。左图中看地球的位置应位于太阳照不到的一侧且可以看到南极圈出现极昼,对应的是右图中A、B、C三处中B处。
(2)②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射入的面积最小;④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射入的面积最大。
(3)②为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4)①到③是从春分到秋分,太阳直射北半球,直射点先往北后往南,温州市政府大楼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所以影子一直朝北,影子长短变化是先变短后变长。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球的公转。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某日半球昼夜分布图(阴影代表黑夜)和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光照图的判读、地球公转带来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甲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依据甲图所示情形,按要求在乙图中绘制下列内容: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并将甲图中的A.C两点标在乙图中的正确位置。(8分)
(2)甲图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的太阳光照图。(2分)
A.6月22日 B.12月22日
C.6月1日 D.10月1日
(3)根据上题的日期判断,此日,B地地方时________时日出,昼长________小时,此后,白昼将逐渐变________(长、短)。(6分)
(4)若计划在A.B.C三地均新建住宅小区,小区中的楼房高度均为H,则楼间距最大的是________地。(2分)
(5)B地位于C地的________方向。A.B.C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1)如图丙。
(2)C
(3)4 16 长
(4)B
(5)西北 C>A>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画图时注意,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此时150°E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晨昏线与北极圈相交。
(2)图中北极附近的极昼现象发生的范围靠近北极圈,南极附近的极夜现象发生的范围靠近南极圈,可以判断为北半球的下半年,且在夏至日前或后。
(3)C点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此刻C点日出的地方时为6:00,日落地方时为18:00;从图中可以看出B与C相差经度30度即2个小时,B在C的西侧,因此,B地日出时刻(地方时)为6:00-2:00=4:00,则日落时间为19:00,故昼长为16小时。根据上题可知此日为6月1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北移,白昼逐渐增长。
(4)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间距越大,图中A.B.C三点中,B点的纬度位置最高,故楼间距最大。
(5)图中经纬线告诉我们,B即位于C的西侧,由位于C的北方,因此,B位于C的西北方向。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也就是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所以,线速度从大到小是C>A>B。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学校(105ºE,东七区)的同学在北京时间15时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根据太阳方位和手表来确定方向,使用的方法与步骤如下:①将手表时间转换为当地地方时;②将手表平放,时针对准太阳;③手表12时刻度线与时针之间夹角(<180º)的角平分线大致为正南方。下图中能够大致反映此时正南方位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方向的判断。北京时间15时,东七区105°E的时间为14:00;将2:00指向太阳,正南方位于2:00与12:00的角平分线为正南方向。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图,C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90°,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半球的范围。(2分)
(2)此时,B点的地方时为 。如果C点在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则B点的经度为 。(各2分)
(3)D点的太阳高度是 ,判断依据是
。(各2分)
参考答案:
(1)略
(2)6点 东经30°
(3)0 D点位于晨昏线上
本题解析:
1、因为C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90°,所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时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2、由上图可知,这是北半球,根据地球自转方向(逆时针),B点所在经线是晨线,所以B点所在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6点,所以B点也是6点。
若C点在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也就是120°E,那B点就在C点的西侧,为30°E。
3、根据地球自转方向(逆时针),D点在昏线上,所以太阳高度是0。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生产活动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