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防灾与减灾》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纬度较高 B.地处西风带 C.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较大 D.人口稀少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反气旋产生高温干旱的天气,低压系统、暖锋、热带气旋一般产生阴雨天气。
小题2:天气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人口稀少明显与凉爽天气无关。
小题3:快速蔓延主要是受大风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材料:(14分)
材料 ?新华网东京6月24日电 日本政府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11”大地震给基础设施等带来的直接损失约为16.9万亿日元,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损失的1.8倍。日本政府称“3-11”震灾直接损失2097亿美元
(1)试分析日本“311”地震损失大的原因(10分)
(2)分析亚洲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1)(10分)震级大(2分);震源浅(2分);地震诱发海啸(2分)、核泄漏(2分);经济发达(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沿海人口稠密)(2分) ;日本缺少能源,能源依赖核电(2分)地质构造不稳定(2分) (答任 5条即满分,其它合理的可酌情给分,满分不超10分)
(2)面积大;海陆兼备;季风气候(季风不稳定|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板块交界地带(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处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人口稠密,且灾害分布在人口(4分,任意4项,或合理即得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
A.导致气候变暖
B.引发草场退化
C.引起地表水体酸化
D.增加土壤肥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气候变暖是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以及乱砍乱伐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温室效应,气候变暖,A错误。沙尘暴的“降尘”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降尘”会导致土地沙化,B正确。沙尘物质多呈碱性,不会引起地表水体酸化,水体酸化是由于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硫,C错误。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D错误。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5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说出滨湖地区洪涝灾害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9分)
简析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参考答案:
(1)可能发生在6月—9月(夏秋季节)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月—9月为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
(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环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答三点即可)
本题解析:
从图中观察出:河流水位在6月至9月高于湖泊水位,易发生洪涝灾害。其自然原因主要有: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地势(滨湖地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水位高低(湖水和河水此时都处一年中的于高水位)等方面入手即可。
根据所学知识,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加强监测和预报、种植耐涝农作物、开展灾害教宣传育,提高民众减灾防灾意识、退田还湖,提高湖泊的调蓄能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等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信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