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据此回答: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 )
①震级较低 ②提前预报 ③防震意识强 ④救援及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相比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是芦山地震的震级较小,为7.0级,其次就是人们经过了汶川地震后,防震意识增强,再就是芦山地震发生后救援较及时。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对海啸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不正确的是
A.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C.增高海岸堤防
D.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有: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建立沿海防护林体系等。此外,开展预防海啸灾害的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不容忽视。海啸防灾减 灾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监测、预报预警、评估等工作外,还包括教育、立法、保险等措施,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协调行动。应采用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海啸防灾减灾的普及教育宣传,同时逐步制定与海啸防灾减灾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在海啸严重地区进行海啸防灾减灾演习,减少海啸损失。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中日地震死亡人数比较图。

(1)中国历次大地震中死亡人数差异较大,其自然原因除震级、震源深度外还有哪些原因?(2分)
(2)简述图示时间内中日地震死亡人数差别,并分析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2分)地震时间、震中位置、地形等(任答两点2分)
(2)(8分)中国死亡人数多,且波动较大;日本死亡人数少,且1923年关东地震后,历次大震死亡人数都很少。(4分)
日本地震预报技术、防震技术水平高;防震意识强;救援机制完善。(每点1分,共4分)
本题解析:
(1)唐山大地震伤亡人数多,很重要的原因是其发生在晚上。除震源深浅外,震中位置影响对地震的破坏程度。另外,地形地质条件等也影响到地震的破坏程度。
(2)读出图中的主要信息,一是人数多少,二是时间变化特点。中国死亡人数多且波动较大。
减少地震破坏程度的方法有高预警机制,建设防震设施,增强人们的防震意识等。日本在这些方面做得较好,所以伤亡人数较少。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RS(遥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此完成1—2题。
1、R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具有的作用有
[? ]
A.获取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
B.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
C.灾害动态模拟
D.灾情评估
2、对长江流域洪灾进行监测的理想技术手段是
[? ]
A.应用遥感技术
B.人工监测
C.水上快艇监测
D.航空目测
参考答案:1、A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1736~1998年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变化的特点,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5分
(2)简述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3分
参考答案:
(1)特点:严重洪涝灾害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持续天数呈波动增长的趋势。原因人口压力大,山区滥伐,陡坡开垦,水土流失导致河湖蓄洪、泄洪能力下降;人类大量进入洪涝灾害高风险区生产、生活,使灾情加重。5分
(2)加固堤防;修建分洪和蓄洪区;退耕还湖;裁弯取直。3分
本题解析:
(1)从图中可以读出,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呈波动增长的趋势,同时,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主要原因是人口压力使得人们破坏植被,降低了河流湖泊的蓄洪、泄洪能力。
(2)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河流泄洪能力弱,同时人们围湖造田等活动破坏了湖泊的泄洪能力。所以,一方面要整治河道,一方面退耕还湖,从而加强河流湖泊的分洪,泄洪能力,达到防洪的目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