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2013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入围事件一:鄱阳湖“干渴”成蓼子花海11月4日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与历史同期相比,鄱阳湖水面偏小32%。蓼子草花迅速进入盛花期,出现百年不遇的花海奇观。
入围事件二:暴雨致松花江、黑龙江干流出现1999年以来最大洪涝灾害。
材料二

(1)对比图1中甲、乙两地形成高温天气的原因。(10分)
(2)分析冬季鄱阳湖成为候鸟栖息地的原因(8分)
(3)专家认为,鄱阳湖的干旱和东北的洪涝与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有关。试从积雪冰川的减少与地温、气温、季风环流的联系角度,分析其中的原理(10分)
参考答案:(1)甲地盆地地形,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且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失(4分)沙漠广布,吸热快,气温高,(2分)乙地受副高影响,气流下沉增温,多晴天。(4分)
(2)气温适宜:鄱阳湖地区冬季湖面及其他湿地不封冻,利于冬候鸟觅食;食物丰足:鄱阳湖及其湖汊各类淡水鱼类、虾蟹极为丰足;位置适中:鄱阳湖地处南北的中心地段,便于候鸟向南或向北迁徙;人为保护:江西及沿湖政府、当地群众保护意识增强,冬季候鸟很少受到干扰。(答对4点可给满分)
(3)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地面的反射率会减少,(2分)地面增温(2分),导致气温升高,(2分)增强了夏季海陆温差,导致东南季风偏强,(2分)雨带推进偏快,导致北方降水偏多,南方出现大范围的高温天气。(2分)(地温、气温、季风和南北水热等几个要点)
本题解析:
(1)观察图可知,甲位于塔里木盆地,地处天山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分布着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吸热快,气温高;乙位于长江流域,8月雨带移动到北方,此时受副高影响晴天多,气温高。
(2)候鸟栖息需要气候适宜、食物丰富、受人类影响小。鄱阳湖位于亚热带,冬季气候温和,水面不结冰,并且湖中淡水鱼类丰富,利于觅食;鄱阳湖位置便于候鸟迁徙,当地人保护意识强,候鸟受人类干扰小。
(3)结合我国锋面雨带移动规律分析。2013年夏季北涝南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反射率减少,使陆地温度上升,加剧了海陆温差,使副高中心势力强,雨带向北移动快,导致北方降水多,南方降水少,气温高。
考点: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温影响;影响候鸟栖息的原因;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如图为山东丘陵某区域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小题1:优质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因是山腰果树开花早。如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小题2:关于M、N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由于地形阻挡.不受夏季风影响
B.M地位于来自海洋的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降水多于N地
C.N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全年降水以地形雨为主
D.M、N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山腰果树开花早是由于山谷常成为较冷空气的集聚地而出现逆温现象。
小题2:M、N两地都受夏季风影响.降水集中于夏季.M地位于北侧.冬季来自西北的冬季风经过相对温暖的海面带来水汽.遇到地形阻挡,形成降水,而N地处于冬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N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但降水不是以地形雨为主。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北半球一锋面气旋。读图回答下题。

关于甲、乙两个锋面的正确叙述是(?)
A.甲为暖锋,乙为冷锋
B.甲锋面向偏南方向移动
C.乙锋面南北两侧风向相同
D.甲锋面的降水范围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图示区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根据锋面符号和分布位置,左边是冷锋,右边是暖锋。即甲为暖锋,乙为冷锋,A错。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方向运动,所以甲锋面向偏南方向移动,B对。根据风向判断方法,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区,北半球向右偏,可以分析出乙锋面两侧风向不同,C错。甲地冷锋,降水范围比暖锋小,D错。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有关亚洲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陆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区面积仅小于北美洲?②海洋性气候显著,温和湿润
③季风性气候显著,雨热同期?④气候类型复杂,拥有多数西岸型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亚洲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东部温带季风气候、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西部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北部北冰洋沿岸极地气候、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没有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季风气候显著(世界最大、最全、最显著的季风气候区)、大陆性强(同一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变化大)。而北美洲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西部气候(由南往北: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东部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本规律的考查。关于亚洲部分的考查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考核内容上看:考查亚洲某地区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从考核形式上看:以亚洲某热点区域为背景材料,考查该区域地理特征;从能力考核上看:考查学生空间定位和读图分析能力。
【知识小结】亚洲气候特征及成因
1.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成因
(1)所跨纬度在各大洲中最广,地形起伏大,使各地地面受热状况和干湿程度差异很大;(2)巨大的面积和完整的大陆轮廓促成了大陆性气候范围广大;(3)巨大的大陆东临广袤的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3.气候类型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面全球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为迎岸风。上图中指向陆地的单箭头表示迎岸风,反之为离岸风,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