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图示区域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原因。(4分)
(2)针对易发地质灾害,图示观光长廊采取了哪些措施及其意义?(6分)
参考答案:(1)类型:崩塌(滑坡)。原因:不稳定坡面,碎屑物多。(4分)
(2)措施:夯填土石、混凝土层、防水层等工程措施。意义:减小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提高安全性;利于游客观光等。(6分)
本题解析:图形所示地区地势起伏大、坡度陡,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灾害。为了防止其发生,要固定表土等物质,即护坡工程措施;增加植被覆盖也可以增大表土等物质的稳定性,均可以防护游客的人参安全。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007年8月2日16时30分许,杭州市发生钱塘江潮水卷人事件,30余人被潮水卷走,其中22名随后被救起,12人遇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钱塘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小题2:你认为当地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参考答案:
小题1:杭州湾是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海潮涌起时,海水由外海进入湾中,潮位堆高,潮差可达10米;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了潮势。
小题2:划定游人禁止进入游玩的区域;树立宣传牌,向游客宣传观赏钱塘潮的注意事项及钱塘潮可能产生的危害;大潮来时及时提醒游客等。
本题解析:
小题1:钱塘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的原因:杭州湾是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海潮涌起时,海水由外海进入湾中,潮位堆高,潮差可达10米;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了潮势。
小题2:可以采取:划定游人禁止进入游玩的区域;树立宣传牌,向游客宣传观赏钱塘潮的注意事项及钱塘潮可能产生的危害;大潮来时及时提醒游客等。
点评:钱塘江大潮是潮汐和风浪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预防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有
A.修筑堤坝和植树造林
B.修筑梯田和植树造林
C.修建水库和分洪区
D.跨流域调水和修整土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洪灾的防治措施工程措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排洪速度;开辟分洪区,降低洪水水位等。非工程措施: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格控制滥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防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对洪涝灾害防治的一般措施,并注意洪涝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差异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08年第7号强热带风暴“海鸥”已于7月18日18时10 分在福建省霞浦县长春镇沿海登陆,近中心最大风力10级,风速25米/秒,风暴中心未来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结合下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强热带风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会诱发地震和海啸
B、中心最大风力在6级以上
C、形成在太平洋附近洋面上
D、在北半球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气流
2、该强热带风暴登陆后,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其原因是①强风②风暴潮③特大暴雨④严重干旱。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目前,对台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
[? ]
A、利用气象卫星
B、建立洪水预报系统
C、利用探测气球
D、气象台人工监测
参考答案:1、D
2、C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我国防护林分布图”,回答问题。

(1)A地区为_____________防护林,其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地区为_____________防护林,其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C、D、E三地防护林,功能与A地防护林相同的是________地区。
(4)在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将对长江径流量和长江水质起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长江中上游;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三北”;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3)E
(4)①对径流量的作用:使径流量的变化趋缓。②对水质的影响:由于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使入河泥沙量减少,故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将减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