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十)
A.地表缺水 B.土地次生盐碱化 C.咸潮危害 D.洪涝灾害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地貌位于石灰岩地区,多地下暗河,为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贵高原。
【小题2】喀斯特地貌,由于河水下渗,多形成地下暗河,往往造成地表灌溉水源不足。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环示意图,图中I、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1~2题。 
1、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 ]
A、②
B、③
C、④
D、⑤
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 ]
A、Ⅰ-①
B、Ⅱ-③
C、Ⅲ-⑤
D、⑥--Ⅰ
参考答案:1、D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试着当一位地质工程师,对下面的问题作简要的分析说明。(10分)
(1)图中B处为?构造,如我国的 ??。(试举一例)
(2)从岩层形态上看,C为?构造,,C处形成山岭的原因是是?
D为?构造D处形成谷地的原因是 ??。
(3)C、D两种构造中,利于储存石油的是??,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填字母)
(4)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地。(填字母)理由是?。
参考答案:(1)地堑?如我国的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吐鲁番盆地
(2)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受侵蚀,反而成山
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的作用,容易被侵蚀成谷
(3)D? C?
(4)D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并且不易储存地下水
本题解析:(1)图示B处两侧为断层,中间岩层向下滑,故判断B处为地堑;我国的汾河谷地、渭河谷地和吐鲁番盆地是地堑构造的典型。(2)根据图示C处中间岩层向下凹,故判断为向斜;向斜成山的理由主要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D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故判断为背斜;背斜成谷的理由可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3)利用背斜储油,向斜储水的原理分析。(4)挖隧道应选择在背斜构造中,其理由可从力学原理和地下水的运动角度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利用岩层的变形和变位判断地质构造。注意判断地质构造与地形的基本依据的差异和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下的背斜、向斜形成地貌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3,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每空2分。)
⑴ 图中A、B、C和岩浆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其中A表示 岩。
⑵ 图中的①②③④构成水循环类型的( )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地壳循环
(3)其中①表示的环节是 ,②表示的环节是 ,③表示的环节是 ,④表示的环节是 。
(4) 水循环能将水圈、生物圈、 、 四大圈层联系起来。
(5) 如果在该地区的甲、乙、丙三处进行钻井,有可能在 地找到石油或天然气,如果该地区要修建一条地下隧道,甲、乙、丙三处中应选择 地。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1)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构成了物质循环,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了岩浆岩(A),岩石在形成岩浆之前有高温作用,所以C是变质岩,因此D是沉积岩。
(2)从图中可知,图中的水循环是陆地和海洋上的之间的,所以是海陆间水循环。
(3)①从海洋上向上,是海洋蒸发;②是从海洋上空到陆地上空,是通过风等大气运动的水汽输送;③在陆地上的箭头向下,是大气降水;④从陆地表面到海洋,是地表径流。
(4)地球上的四大圈层是: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5)甲岩层向下凹,是向斜;乙处岩层出现明显的断裂、错位,是断层;丙岩层向上拱,是背斜。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丙)构造中,在向斜盆地中往往易找到地下水,隧道、水库建设,则应尽量避开断层;隧道应该建在背斜构造(丙)中,因为背斜岩层呈拱形,有支撑点,比较坚固,且无地下水渗透。
考点:本题考查的内容较多:岩石圈物质循环,海陆间水循环环节和意义,地质构造的判读和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