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2020-03-17 04:59:53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读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示信息,正确的叙述有 [? ] A、第一阶段丙国国内对该产品需求少而全部供出口 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 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不会出现减少趋势 D、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 2、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 A、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甲国→乙国→丙国 B、该产业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C、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该产业的转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转移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图4),完成问题。
 小题1:影响图中M、R两地收获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 C.水分 D.热量
| 小题2:导致R地和Q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纬度和距海远近 B.纬度和地形 C.地形和季风 D.距海远近和季风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图中M地位于北方地区,R地位于南方地区,两地之间的热量差异使M地冬小麦的收获期晚于R地。 小题2:R处等值线东西延伸,大致与纬线平行,主要影响因素为纬度。Q地等值线向高纬凸出,该地为四川盆地,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热量较多,故收获早,其影响因素为地形。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三个经济地带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差别是 A.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的配置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 D.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的配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东西部经济差异。三大经济地带的差异最突出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上,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 B.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 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 D.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粮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故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A错误;由于人口稠密,而东北地区地广人稀,适宜机械化生产,故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机械化水平低,C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集中了我国五大商品粮基地,故D错误。该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以人力生产为主,精耕细作,劳动力投入大,B正确,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两类大宗货物海运线路示意图,完成1一2题。
 小题1:若①②③表示甲城市从世界各地进口某类大宗工业原料的运输方向,则该原料分别来自 A.①美国②澳大利亚③南非 B.①加拿大②印度尼西亚③中东 C.①巴西②澳大利亚③印度 D.①美国②新西兰③西欧
|
小题2:若④⑤⑥表示乙国进口大宗农产品的运输线路,则这些农产品生产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
C.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甲为上海市,进口的大宗工业原料可能为铁矿石,分别来自①巴西、②澳大利亚、③印度。
小题2:④来自北美,很可能是小麦,该产地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⑤来自拉美,很可能是潘帕斯草原的牛肉,该产地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⑥来自大洋洲,很可能是小麦和羊毛,该产地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