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北部地区河网密布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降水丰沛、属于湿润气候区
B、夏季降水集中,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严重
C、地形平坦,水流缓慢
D、气候寒冷,冰川作用强烈
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示地区河网密度大,不会出现地下水漏斗现象
B、图中水库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水土流失
C、地表水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D、该平原形成的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断裂下陷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谚语、对联、诗歌、民歌等形象地反映了各地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其中,阳关位于哪个省?当时
? 发展成古城的区位因素是什么?
[? ]
A、甘肃 军事
B、甘肃 交通
C、新疆 军事
D、新疆 交通
2、上联“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下联“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反映的人文景观所在的省
? 级行政区分别是
[? ]
A、四川、福建
B、河北、河南
C、北京、河南
D、山西、安徽
3、“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水在地下流,禾在田中枯”描述的地理特征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 ]
A、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D、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参考答案:1、A
2、B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中右为“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左为“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读图,回答题。
1.该县农村这种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2.经过调整,该县把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主要用于发展农区畜牧业,这有利于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危害
D.土地沙漠化
E.改善局地气候
F.综合利用资源
G.防止水土流失
H.保护农田作物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材料中提到该地位于江南丘陵地区,江南地区降水较多,再从图中看,农村生活用能以秸秆和薪柴为主,所以植被破坏较严重,因此易发生水土流失。
2.利用农作物的秸秆发展畜牧业,有利于形成资源节约型社会,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因此有利于综合利用资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此题是一种典型的扇形结构图。此类图能够明显的表示不同部分所占百分比,在分析此类试题时必须抓主流,如小题1中的生态问题,我们必须看其能源比重最大的生活用能即秸秆来分析其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略图(图一)和某山地东、西坡地质剖面图(图二),该山地年降水量为200毫米,回答1~3题。

1.图二所示山脉位于图一中的
[? ]
A.A
B.B
C.C
D.都不是
2.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而图二中甲地发育并不明显,原因是
[? ]
A.该地山不够高
B.该地风沙较重
C.该地人类活动明显
D.该地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3.甲地东部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地主要发展绿洲农业
B.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C.高山冰雪融水是其主要水源
D.盐碱化是该地农业发展中的主要生态问题
参考答案:1、A
2、D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台湾岛降水的分布特征是
A.东多西少
B.西多东少
C.南多北少
D.北多南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