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系。
小题1:北京时间2008年5月26日7时53分,“凤凰”号火星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伦敦时间0时区,较北京时间晚8个小时,故选B项。
小题2:液态水的存在主要是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故与日地距离有关和地球的昼夜变化周期不大,故昼夜温差不大。
小题3:火星上只有稀薄的大气,火星上的四季与地球上长度不同。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地景观图,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假如该河流在在北半球,则a处易受侵蚀
B.假若该河流在南半球,则b处易受侵蚀
C.假若该河流在北半球,河流中有砂金,淘金处应在b处
D.假若该河流在南半球,河流中有砂金,淘金处应在b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受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冲刷右岸,淤积左岸,南半球河流冲刷左岸淤积右岸。面向河流流水去向,身体的左侧为左岸,右侧围右岸,图中a位于左岸,b位于右岸,如果河流在北半球,冲刷(侵蚀)的是b处,淤积的是a处,河流有砂金的位于a处,故答案A、C错误,如果河流在南半球,冲刷(侵蚀)的是a处,淤积的是b处,河流有砂金的位于b处,故答案B错误,而C正确,故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1年12月22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量角器一个、重锤一只(系有细绳)和手表一块(已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校准时间),开展测定当地经纬度的活动(如下图)。当手表显示12时16分时,β角最小,为63°2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在测定经纬度的活动中,运用到的地理知识有( )
①地方时的计算 ②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⑤日期的变更 ⑥四季的更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④⑤⑥
小题2:对该中学所在地的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该中学所在地的地理坐标为(50°N,116°E)
B.该日手表上时间为18时16分时,学校教学楼的影子朝东北
C.过一个月后的同样时间再次测定时,发现β角变小
D.该日的前后一段时间内校园中红旗朝向西北飘扬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因不同经度的地方时不同,所以经度的确定需经过地方时的计算,而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其地方时是12时,所以还要测定一天之中太阳高度变化;纬度的测定,与正午的太阳高度有关,而正午太阳高度大小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所以还需用到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知识;而昼夜长短的变化、日期的变更、四季的更替与此无关。故选B。
小题2:当β角最小时,为正午太阳高度,其地方时是12时,而手表显示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2时16分时,两地的时间差是16分钟,经度差是4°,所以此地经度为116°E,又因β角是63°26′,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是26°34′,因此时太阳直射23°26′S,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是63°26′,那么纬度差是63°26′,所以纬度是40°N;当手表上时间为18时16分时,该地的时间为18时,此时太阳已落下,教学楼没有影子;因该日前后一段时间为冬季,盛行西北风,红旗朝向东南飘扬;而过一个月后,此地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所以β角变小。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我国甲地中学生与南半球乙地中学生在同一天观测太阳高度的变化,并将观测结果绘成下图,甲地学生发现此日测得的最高太阳高度比前一天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这一天是?月?日前后,判断理由是?、?。
(2)此日当乙地太阳高度最高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大约是 ?、?。
(3)此日,当乙地太阳高度最高时,地球上新、旧两个日期的范围比值为?。
(4)近年来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在我国方兴未艾,若在甲地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使热水器,为使热水器的效率达到最高,则热水器在一年中集热板与地面间夹角的调节范围是从 ?到?最佳。
参考答案:(1)9月23日(2分)?这一天甲乙两地昼夜等长?
这天甲地太阳高度最高值比前一天小?(2分)?
(2)0? 70?W(2分)
(3)0°? 44°26′(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中国区域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