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A.EM B.MH C.HN D.NF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意,图中E(F)、H 处是二至日,M、N为二分日。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日为90°,说明该地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内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所以排除选项C、D。H日正午太阳从正北方向照射,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H日为夏至日,A项符合题意。
小题2:据上题分析,E(F)为(北半球)冬至日,H为(北半球)夏至日,M为(北半球)春分日,N为(北半球)秋分日。北半球的北京昼长夜短的时段是从(北半球)春分日后到(北半球)秋分日前,对应图中从M日后到N日前;北京昼渐短的时段是从(北半球)夏至日后到(北半球)冬至日前,对应图中从H日后到F(E)日前;综合考虑两因素,HN时段符合题意。
小题3:M日为(北半球)春分日,该日地球公转速度在减慢。二分日该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出现在秋季。春分日时北印度洋还收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自东向西流。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右图“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为昼半球),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7月某日11时2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中AD线的名称叫_____。(晨线、昏线)
(2)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的是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
(3)该日B点的昼长时间?小时,B点日出时刻
是_______时。B点正午日影朝向是_______。
(4)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5)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北)移动。
参考答案:(1)昏线(1分) (2)D? A(2分)?(3) 16? 4(2分) 正北(1分)?(4)(130oE? 15oN )(2分)?(5)南(1分)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的晨昏线分布和自转方向判断,经过AD线即将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故判断AD线表示昏线。(2)图示越往北昼越长,且晨昏线与经线呈15°夹角,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15°N,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故明显D点离太阳直射点最远,故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而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越往北,昼越长,故A点昼长最长。(3)图示B点即为当地的日落时间,根据图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C点为18时,则推理B点的时间为20时,该地20时日落,则昼长为16小时;则日出之间为12-1/2(昼长),故计算为4时。太阳直射点位于15°N,B点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北地区,故正午太阳在当地的正南天空,则日影朝向正北。(4)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既有纬度又有经度。结合前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15°N;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2时所在的经线,结合此时北京时间为11时20分,则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在120°E以东10°,即130°E。(5)结合此时为7月,故判断此日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晨昏线图综合判断的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图示的晨昏线分布特征判断太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进而判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并能结合地方时的计算规律:所求时间=已知时间+时差,东加西减。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经纬网局部图。某时刻,甲地正在日出,乙地正在日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当日甲、乙两地昼长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地的较长
B.乙地的较长
C.甲地昼长6小时
D.乙地昼长18小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因甲乙两地位于同纬度地区,昼长相等,又因甲地正在日出,乙地正在日落,所以甲地位于晨线上,乙地位于昏线上,那么甲乙两地所处的纬度的昼弧跨经度90°,其昼长为6小时。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关于某地(70°E,10°N)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时间都不长
B.有太阳直射现象,且一年中有2次直射机会
C.属热带地区,但无太阳直射现象
D.属于温带地区,得到的热量较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地的纬度为10°N,故当地有太阳直射,而无极昼极夜现象,故属于热带。且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极昼极夜现象的分布和纬度的关系即可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6中a表示纬线,EF两点为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读图回答2题。
小题1:若E的地方时为8时30分,则纬线a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南半球、2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4月
D.北半球、8月
小题2:若EF两点重合时,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A.纬线a位于中纬度
B.纬线a位于高纬度
C.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D.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小题3:若今日太阳位于F点的东南方,,则该日
A.地球的公转速度为一年中最快
B.全球气压带、风带移至最北
C.我国各地正午日影朝北
D.福建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大值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断。
小题1:E点在晨昏线上,时间为8时30分,则该时间为日出时间,由此推出E点昼长为7小时,昼长少于12小时,说明太阳直射点不在该半球,假设a点为北半球,则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间应为3月21日之前至9月23日之后;同理,假设a点在南半球,则太阳直射北半球,即日期应为3月21日之后至9月23日之前。四个选项中只有B符合。
小题2:E、F两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交点,当两交点重合,说明晨昏线和纬线刚好相切,交点即为切点。这一情况只能出现在北回归线以北或者南回归线以南的高纬度地区。当该纬线是回归线时,极圈内就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小题3:根据该日太阳位于F点的东南方,则F点位于太阳的西北方向;故判断F点位于北半球,F点表示该地的日落方向(西北方向日落)。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A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为1月初;错误;B项全球气压带、风带移到最北,为夏至日;错误;D项福建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大值为夏至日,错误。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