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2013年10月7日央视报道:据统计河北张北县上世纪70年代种植的近160万亩防护林,90%已到达过熟期。近几年,每年衰死和濒临衰死的约20%,监测数据显示,该地区从2000年到2010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至3米,这也大大加快了防护林的衰死速度。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近10年来张北县地下水位逐渐下降,推断其原因主要是当地2.张北县防护林大量死亡,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危害是3.为使该地区防护林继续发挥效益,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B.水污染导致水源短缺
C.生产用水急剧增加
D.水资源调出大于调入
E.加重酸雨危害
F.加快土地退化
G.加速地面沉降
H.产生大量垃圾
I.移民和退耕还林
G.保护现有防护林
恢复当地水环境
最新和抚育结合
参考答案:1. C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主要原因为人文因素(自然因素也有)。该县地处华北平原,严重的缺水,城市密集,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需水量大,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故选C。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植被的作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消烟除尘等作用。植被的死亡,水土不断的流失,肥力下降,土壤退化,减轻了酸雨的危害;一定程度上使得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但不是主要危害,且与D项 没有关系。
3.植被的功能巨大,该地区防护林继续发挥效益,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植被。A项,移民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巨大。C项恢复水环境需要很长的时间,短期无效;B项合理,但是要发挥好的效益,除保护现有植被,还要不断更新,抚育更多的植被。
考点:本题考查 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①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2.下列序号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
A.崇拜
B.依赖
C.征服
D.友好
E.①②③
F.②①③
G.①③②
H.③②①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图中①表示人类过度的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忽略了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为人类中心论,体现的态度是征服自然。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经历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和人地伙伴论。图中②为环境决定论,③为人地伙伴论。所以演变的顺序为②①③。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11,完成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2.“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①经济系统 ②生态系统 ③社会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B.①生态系统 ②经济系统 ③社会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C.①社会系统 ②生态系统 ③经济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D.①社会系统 ②经济系统 ③生态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E.公平性原则
F.持续性原则
G.共同性原则
H.长期性原则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
1.根据①②③之间的相互联系,①能够为③提供劳动力和科技;且将生活废弃物排放到②;判断①表示社会系统;②接受①③的废弃物,且为①③提供资源,故判断②表示生态系统;③为①提供物质产品和资金且将生产废弃物排放到②,判断③表示经济系统。故选C项。
2.竭泽而渔,则明年无鱼;影响渔业资源的持续生产和利用;故体现了持续性原则。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高中生,举手之劳可以做的有
①用淘米水浇花;? ②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③用洗衣服的水冲厕;? ④使用一次性餐具;
⑤大量互赠明信片贺卡;? ⑥分类投放垃圾;
⑦用塑料袋购物;? ⑧使用节能灯
A.①③④⑥⑧
B.②③⑤⑥⑧
C.①②③⑥⑦
D.①②③⑥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组合选择题可结合排除法,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地人的需求,也不破坏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故应符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而使用一次性餐具会加重白色污染,④错误;大量互赠贺卡浪费森林资源,⑤错误;用塑料袋购物导致白色污染,⑦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学生需要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这种行为有违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