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几种经济发展模式中,正确的是
A.追求利润——盲目发展——损害环境
B.先发展——后治理——再积累
C.先积累——后发展——再治理
D.边发展——边积累——边治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故应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和治理,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可持续发展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这种行为有违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C.封山育林,永不采伐
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地人的需求,也不破坏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故应符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故结合选项只有A项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应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理,并结合选项逐一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A.发展问题
B.贫困问题
C.生态问题
D.人口问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在发展中产生,也必将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图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完成问题。
1.图中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2.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Ⅱ地的影响,正确的是3.该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措施错误的是
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B.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
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
E.河流径流量增加
F.土地荒漠化加剧
G.水土流失严重
H.洪涝灾害多发
I.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
G.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规划
参考答案:1. A
2. B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可根据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图中数据变化直接读出即可。图中Ⅰ区域灌木林、高草地、水浇地,农居地不同程度的都在减少,在Ⅰ区域,旱地增加明显。所以选A项。
2.由祁连山的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干旱地区,图示Ⅰ位于Ⅱ的河流上游地区,结合上题分析,河流上游植被破坏,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故使中下游的水量较少,则土地荒漠化扩展。故选B项。
3.该地区影响生态环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河流上游若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荒漠化扩张,则生态环境恶化,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故选C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需明确:(1)Ⅰ区域处于Ⅱ地的上游,其林地、草地的破坏以及灌溉农业的发展,必然导致下游水量的减少,使Ⅱ地土地荒漠化加剧。(2)上游该流域内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将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状态,加剧当地的荒漠化趋势,是不可取的。
本题难度:简单